【專欄】面對嚴重身體疾病的精神健康和心理適應
根據研究,面對嚴重病患時,患者有機會出現以下幾個心理適應階段:感到震驚而顯得情緒麻木;接下來,採取逃避的態度,拒絕談及病患相關的話題;隨後,患者可能出現煩躁和憤怒的情緒;接著,患者或會經歷一段情緒低落的時期。然而,有部分患者因為各種原因,可能持續出現焦慮和抑鬱的情緒狀態,對生活和治療配合造成影響。
Read more根據研究,面對嚴重病患時,患者有機會出現以下幾個心理適應階段:感到震驚而顯得情緒麻木;接下來,採取逃避的態度,拒絕談及病患相關的話題;隨後,患者可能出現煩躁和憤怒的情緒;接著,患者或會經歷一段情緒低落的時期。然而,有部分患者因為各種原因,可能持續出現焦慮和抑鬱的情緒狀態,對生活和治療配合造成影響。
Read more近年來,有關青少年情緒問題和輕生的統計數字極受社會關注。根據2023年的一個全港統計,學童因為自殺而不幸離世的個案數字比10年前上升了3倍。在6至17歲的學童中,有6.9%出現與自殺相關的行為,當中有1.1%曾企圖自殺。在這個年齡組別中,有24.4%的學童面臨不同程度的精神健康問題。
Read more學童情緒教育成為當今教育界迫切面對的問題,因為資訊發達及攝取營養好,兒童早熟令他們在很年幼時已出現情緒,但不懂得????理。為讓學童能早一點學懂去面對及疏導自己的情緒,香港樹仁大學創建了「賽馬會童心理情」計劃,是全港首個以小三及小四學生為對象的情緒教育計劃,由仁大與香港青年協會合作,心理學家設計出社交情緒教育的遊戲化平台,讓學生在遊戲中化身為「情緒練習生」,學習包括自我意識、自我管理、人際關係技巧、社會意識和負責任的決策能力等五大社交情緒能力。
Read more冬天天氣寒冷又早天黑,容易給人一種冷冰冰的感覺,大家都想跟家人或朋友圍在一起吃飯或打邊爐,節日最好慶祝一下。但有些人只能孤單一人,如何解決冬天這種孤獨感?
Read more秋天將來,雖然見到紅葉會很浪漫,清涼的天氣又很適合郊遊,但對一些人來說,並不是很開心,因為踏入秋季,他們的季節性情感障礙問題便會出現,導致他們感到無精打采、悲傷或沮喪,對任何事都提不起勁。
Read more當你很憤怒時,會如何消除怒氣?打沙包?罵人發洩?摔爛家中物品?瘋狂購物?日本專家研究證實一個簡單又不需要花錢的方法,就是把憤怒的原因及情緒寫在紙上,然後掉進垃圾桶或放入碎紙機碎掉。
Read more退休可能是你現在的夢想,但原來有些人退休後會出現退休憂鬱症,反而較之前要每日營營役役工作,衝鋒陷陣時不開心。為什麼退休後會出現憂鬱症?這情況是否普遍? 如何跨過這段時間,再展開人生另一頁?
Read more部分自閉症人士對身邊發生的大小事情似乎不太顯露個人情緒及反應,令人覺得難以理解他們的想法及情緒。究竟自閉症人士的情緒感受與其他人有何不同?他們是否較少出現情緒困擾呢?
Read more如果身體出現不適,我們會懷疑自己是否生病、擔心檢查結果,這都是正常反應。不過若長期害怕自己患重病,過度憂慮自己健康,而且「疾病」已成為你的生活重心,那就可能患有「疾病焦慮症」。
Read moreLinda是職場女強人,在商場打滾數十年,現在已是一間大公司的管理層。職位越高,沉重的工作壓力也伴隨而來。Linda是一個完美主義者,對於工作,她總想力臻完美,每天除了在公司加班,也常常把工作帶回家。縱然睡在床上,也總想著翌日的工作安排。(撰文:新生精神康復會)
Read more子女總有讓父母感到生氣的時候。當你心情平靜時,或許你可以平心靜氣地跟子女溝通。但如果你本身已經很累,或心情欠佳,就很難保持這份平靜和耐性。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