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能保健又防病 切記慎飲涼茶
「涼茶」是嶺南地區的特色飲食文化。在2006年,涼茶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由於嶺南地區的氣候潮濕炎熱,瘴氣較多,當地人習慣不時會飲用由各種中藥或地方草藥製成,性質偏寒涼,有清熱解毒功效的涼茶,以作保健、防治疾病之用。這種民間智慧逐漸形成一種地道文化。
中醫理論認為「熱者寒之」,飲用有清熱解毒、降火作用的涼茶,以消解炎熱潮濕環境帶來的不適或失調,實屬無可厚非。不過在今時今日,由於現代都市人的起居生活環境已經與以前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因此養生保健的方式亦要因時、因地、因人而變。
感受暑熱時 助改善失調
如果閣下的日常生活仍然多數要在戶外,經歷日曬雨淋,從事體力勞動,那麼受自然環境影響身體機能的可能性會較大。在炎炎夏日、烈日當空的環境,容易感受暑熱;在潮濕多雨的日子,則容易冒濕。當感受暑熱後,常見身熱、乏力、口乾、煩躁、消化不良等。當感受濕邪後,常見頭身重墜、周身痠痛、倦怠、無胃口、腹瀉等。此時如果飲用有清熱解毒、下火、祛濕功效的涼茶,有改善失調的作用。
不過現在我們已經有很多人需要長期於室內工作,早出晚歸,根本只有很少時間待在室外。長時間在室內開冷氣的環境下生活和工作,基本上身體不會感受太多暑熱,自然也沒有清熱降火的需要。如果這些人還濫用涼茶的話,有機會對他們的體質造成不良影響。
過度清熱或損陽氣
濫用性質寒涼的涼茶,由於過度清熱,會耗損身體本來的陽氣,使身體整體的生長發育、新陳代謝等機能下降,容易感到疲倦、寒冷、胃口欠佳、消化不良、肢困浮腫等,這些都是人體生命活動功能下降的表現,中醫術語為「陽虛」。兒童、老年人、久病者若因過用寒涼而出現陽虛的失調,影響會比成年人嚴重。如長期濫飲涼茶,甚至可造成面色蒼白、頭暈眼花、閉經、不孕不育、生長發育障礙等。
除導致陽虛外,濫用涼茶亦會傷及脾胃功能,影響脾胃的運化能力,導致食欲不振、胃氣脹、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尤其是針對一些時常進食生冷食物,平時容易腸鳴腹瀉的人,他們就更不應該隨便飲涼茶,否則寒上加寒,更容易出現不適。
體弱者不宜飲用
飲用涼茶雖然是傳統生活文化,但畢竟喝下去的涼茶有機會對身體構成影響,所以還是要認真從醫理的角度看待。對體質壯實的人而言,如果偶爾因環境、飲食的因素,如食用熱氣食物、暴曬等,以致身體實熱偏盛,適量喝點涼茶解熱無妨。但如果身體比較虛弱(如老年人、長期病患者)、脾胃功能較差者,就不宜隨便飲用涼茶。對患有G6PD症、肝腎功能不全者,要忌喝涼茶。任何人都不適宜養成定期飲用涼茶的習慣,尤其是處於生長發育階段的孩子,如果在身體不「上火」的狀態下還濫用涼茶,容易傷身。至於坊間大部份的「涼茶」都不會列出完整的配方成份,變相是等於成份不明,甚至有出現過在涼茶中摻雜西藥以求加速消炎退燒的不法行為,消費者需要留意。
(撰文:註冊中醫師邱宇鋒)
相關內容:
疫後長者身心調適 飲食 作息 心情 多管齊下
【健康借問聲】高球運動員都被難倒 陳芷澄:出外備戰感到熱氣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