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心變了?不是誰都能換心

直升機在醫院的頂樓停下,跳下一個拎著冷藏箱的醫生,行色匆匆跑進手術室。手術室裏的人表情嚴峻的打開了冷藏箱,裹面是一顆還在跳動的心;手術臺上奄奄一息的病人換上了那顆跳動的心後,恢復了健康——換心臟手術,成為我們在電視上常看到的橋段。那麼,為什麼要換心臟?換了心臟後是否就是如正常人一樣呢?

一般來說,如果心臟嚴重損壞、功能衰竭無法正常運作、且醫生使用過所有保守治療方法後,情况亦未有好轉,而病人其他器官都正常而健全,若不進行心臟移植便不能活超過一年,就可以考慮進行心臟移植手術。

不過,並非每個人都適合接受心臟移植手術,例如患嚴重肺病、腎病或末期癌症人,便不適合接受心臟移植。最理想接受心臟移植的,是五十五歲以下且沒有任何慢性疾病的人士。

接受心臟移植手術後也並非如電視上所見的一勞永逸、手術後如正常人一樣。真實情况是,病人接受心臟移植後,身體會產生排斥反應,排斥新移植的心臟,引發很多併發症。

所以,手術之前,一般病人得先進行配型檢測,盡量選擇配型相近的心臟進行移植,術後亦要服用抗排斥藥物。供體心臟,也盡量選擇年齡低於四十、死於交通意外、槍傷或嚴重腦部創傷的人士。

心臟移植手術完成後,病人要在深切治療部治療七至十日。康復出院後,他們也需要繼續休養四至六星期。

病人需要終身服用抗排斥藥物以减少身體對新心臟的排斥,免疫系統功能因而下降,容易合併感染,故必須做足預防感染措施,如戴口罩等;免疫功能下降,也比較容易患上癌症。其他併發症包括腎損壞及高血壓、手震及毛髮異常生長等徵狀,大部份病人更會有骨質疏鬆的情况。

病人完全康復後,仍需做心導管檢查,觀察冠狀動脈有否阻塞, 亦須經常接受心臟活組織檢查,以判斷所服用的抗排斥藥物是否有效。

撰文:紀寬樂(心臟科專科醫生)

3 thoughts on “心變了?不是誰都能換心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