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安全】食粥以為清淡 小心高鈉陷阱 一碗已爆全日限額
節日大魚大肉後,總會想「食得清啲」食腸胃還債,很多時便會選擇食粥,但原來粥品看似清淡,但其實卻很容易跌入高鈉陷阱,例如一碗豬膶粥,其鈉含量已2000毫克,相當於一個成年人全日的鈉攝取上限,故食客們要小心選擇。
Read more節日大魚大肉後,總會想「食得清啲」食腸胃還債,很多時便會選擇食粥,但原來粥品看似清淡,但其實卻很容易跌入高鈉陷阱,例如一碗豬膶粥,其鈉含量已2000毫克,相當於一個成年人全日的鈉攝取上限,故食客們要小心選擇。
Read more不少父母會為自己的年幼子女,選擇一些小食,讓他們在餐與餐之間補充能量、營養及水份,但在選擇時又會否考慮小食中的添加鹽或糖?惟消委會早前檢視市面37款嬰幼兒小食樣本,根據成分表標,逾半樣有提供糖含量的樣本屬「高糖」食物,三成樣本有添加鹽,其中一款更屬「高鈉」食物。消委會提醒口味偏好始於嬰幼兒時期建立,如太早進食「重口味」食物,成年後有機會偏好較濃味的食物,繼而攝取過多糖分或鹽分。
Read more香腸是不少人的「飛佛」(Favourite),由於容易烹調又美味,故早餐、下午茶、BBQ、火鍋或派對中,均會見到其踪影。不過,香腸屬加工肉類,消委會早前測試市面上30款香腸樣本,有九成屬「高鈉」,五成屬「高脂」,更發現有3款樣本檢出內地及歐美禁用獸藥的代謝物,其中1款的檢出量更超出歐盟標準的13倍;另有2款檢出具致癌性和基因毒性的物質。因此,消委會提醒消費者,盡量減少進食香腸、火腿或火雞片等加工肉類,避免長期攝入過多鈉而增加高血壓及癌症風險。
Read more火腿蛋麵、火雞片三文治是最常見又快捷的早餐之選,但消委會測試發現,市面上大部分火腿或火雞片屬「高鈉」食物,長期攝取過多鈉,會增加患上高血壓的機會,而長期進食加工肉類亦會增加患癌風險。
Read more近日天寒地凍,最適合打邊爐;再加上又是晚市禁堂食之時,很多人會購買一些可存放稍長時間的食物,當中牛丸、豬肉丸,魚蛋或龍蝦丸等丸類最為搶手。究竟肉丸的成分是否真的如大家所想?
Read more不論是當正餐充饑,還是當零食止口癮,包裝餅乾都是不二之選。不過,消費者委員會測試市面上60款預先包裝餅乾樣本,結果發現全部樣本檢出在加工過程中產生污染物,包括基因致癌物。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