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氣|寒露】秋深涼意重 早晚須保暖 飲食宜柔潤 養生護陽氣
轉眼進入深秋,「寒露」是秋季第五個節氣,也是全年首個有「寒」字的節氣。在香港、台灣等地,這時候日間氣溫或仍有攝氏26度,但早晚已有涼意。
深秋時節,日夜溫差加大,偶有陰雨,空氣乾燥。中醫認為,這時「燥邪當令」,易傷肺胃,引發喉嚨乾涸、乾咳、便秘等不適,養生適宜「養陰潤燥、護陽氣」。
潤燥飲食 養肺益胃
飲食上,應以甘淡柔潤為主,可多食芝麻、蜂蜜、梨、柿、雪耳和百合 等,有助滋陰潤肺、生津止咳;蘿蔔、番薯和山藥等根莖類食材,亦可健脾補氣、調養腸胃。水果 可選擇蘋果、香蕉、提子和哈密瓜等,有助身體補充水分和增強免疫力。另外,應少食辛辣、燒烤、油炸食品,以免助火傷陰。
因應日夜溫差,要注意身體保暖,特別是足部、腰腹及肩頸,預防寒氣入侵。長者及慢性病患者更要警惕心血管和呼吸道疾病的復發。
睡前泡腳 助眠暖經絡
秋高氣爽,也是登高遠足的好時節,適度運動如散步、太極和慢跑,有助提升抵抗力。作息上,秋燥容易干擾情緒,建議早睡早起、避免熬夜。睡前泡腳,有助溫暖經絡、助眠養心。
(綜合資料:衛生署《節氣養生》、醫管局《中醫動》、《元氣網》、《健康2.0》)
其他內容:
節氣|寒露涼爽轉寒冷 蓮子粥滋陰潤肺
節氣|秋日乾燥肺火旺 多散心活血暖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