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業坤四年毅行者之路 平衡運動與演藝人生
吳業坤(坤哥)與「毅行者」的故事,要從2021年說起。「第一次參加是疫情期間,只能參與虛擬賽。」他回憶道,當時與伍富橋及其他朋友組隊,大夥兒經驗不足,為等一位隊友下班,團隊從夜晚出發,連熬兩個通宵。「分兩晚通宵比一次過熬一天更累,但有前輩帶領,最後還是完成了,現在想起來挺厲害的。」2024年的賽事則讓他十分難忘。「剛刮完颱風,天氣惡劣,第三、四段路全是泥濘,還一直下雨,全身濕透又冷,狀態特別差。」幸好他沒放棄,最後以32小時53分完成,與良好天氣參賽時的成績差不多,可見能力和毅力已有所提升。今年毅行者於11月28至30日舉行,起點由西貢北潭涌至終點屯門哈羅香港國際學校,這是坤哥第四年參賽,他和伍富橋的目標很明確:「爭取在30個小時內完成。」


近年坤哥投入空手道世界,更成為香港代表隊空手道運動員,他是如何平衡「毅行者」與空手道訓練?「這兩項運動的訓練能夠相輔相成,沒有衝突。」他解釋,首先是體重控制方面,由於空手道要爆發力,過重可影響靈活性;「毅行者」則要長時間行走,過重亦令人易累,所以保持輕盈體態對兩者都好。再者,訓練上兩種運動亦有共通點。「比如單腿訓練和腳踝力量訓練,『毅行者』下山怕『拗柴』,靠的就是腳踝力量和反應;空手道要踩實地面發力,腳踝力量也很重要」。更重要是精神方面也甚相似。「『毅行者』要長時間維持體力,空手道一場三分鐘賽事要於短時間爆發力量,兩者多累也要咬牙堅持,不可輕易放棄。」


健身不再只為操肌
曾經為演唱會和拍戲而操肌的他,如今仍然健身,但重心已變。「現在去健身房,更側重功能性訓練,令身體更強壯。」他坦言,訓練不能急,必須循序漸進才可。「我的健身效果大概等了三年,因為我還要兼顧演藝工作,沒辦法高強度練習。其實新手期很重要,可理解自己身體構造,知道如何改良訓練,才能感受到變化。」
3-837x628.jpg)
演藝事業同樣是坤哥人生中的重要部分,要怎樣平衡運動與事業?他一早看得通透。「如果目標是成為空手道冠軍,那麼就要少做其他事——但我很清楚自己想要什麽。每年完成『毅行者』、參加空手道比賽、演藝工作獲得認可,開心比強迫自己拿成績重要。」他認為,不用所有領域都追求巔峰,各方面達到自己滿意的高度就夠了。
2-939x628.jpg)
1-942x628.jpg)
希望獲大眾認同演藝事業
今年是吳業坤以歌手身份出道第10年,算上整個演藝生涯已有15年,他對演藝事業已有明確目標。「以前大家可能標籤了我,現在希望大家認可我的專業,覺得我是優秀的演員、專業歌手,甚至成為別人的榜樣。」運動方面,他亦早有規劃。「只要身體允許,就繼續按自己的節奏參賽;到了40歲,或許變為教空手道、分享『毅行者』經驗。總之不會完全脫離運動,只是會根據年齡和身體狀態調整方向,繼續保持對運動的熱愛。」
其他內容:
樂施毅行者再度登場 行山鍛鍊意志好身體好
多發性硬化症患者挑戰毅行者冀關注罕見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