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精神健康】獨處時呼吸困難 多認識助克服「孤獨恐懼症」

孤獨恐懼症有什麼症狀?

美國著名的克利夫蘭診所(Cleveland Clinic)指出,患者的恐懼有點不理性,當只剩下他一人時,不能控制自己恐懼的反應,會感到難過、害怕、焦慮、不安全感。 

除此之外,患者還可能會有發冷、頭暈、出汗過多、心悸、噁心、呼吸困難、顫抖、胃部不適或消化不良。

孤獨恐懼症所指的恐懼一般持續最少6個月,即使自己並沒有危險,但當自己一個人或想到只有自己一個人時,都會感到恐懼,也因此令自己不敢一個人,症狀嚴重時甚至影響日常生活及工作。

為何會患孤獨恐懼症?

孤獨恐懼症很多是由童年開始,原因包括被忽視、不被照顧、被遺棄;童年時父母離婚或失去父母;曾在公眾埸所或人群中與親人失散。又或曾經歷創傷,如曾有賊人入屋而無人能幫忙;曾目睹慘劇而沒有別人支持。

如何處理孤獨恐懼症?

其實要時刻都有人陪伴是不切實際,也會影響自信、工作、關係及社交生活。為了不想單獨一個人,可能會令人自己寧願處於一個不健康的關係之中;或要求親人及朋友不要離開,這反而會影響大家的關係。又或者會令你經常追蹤伴侶的動向,影響雙方關係。

要處理孤獨恐懼症,可以學習一些放鬆技巧,如深呼吸練習、冥想。嘗試適應自己一個人,如先每天獨處15分鐘,之後慢慢加長時間,令自己不再害怕。學習應付一個人時的負面情緒,令人自己慢慢知道一個人並沒有危險或值得害怕。 部份人有需要服食抗焦慮藥。

其他內容:
【精神健康】總覺得有蟲身上爬 或者「妄想寄生蟲病」
【精神健康】職場新常態夠自由?長期WHF或致情緒問題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