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係會被激到爆血管?
不少人看電視劇常見到年邁的老翁被子女爭吵而激到中風,甚至爆血管。大部分人認為血壓愈高,「谷爆」腦血管中風的機會便愈大。其實以中風來說,缺血性中風佔所有中風病例八成半,它的發生是由於血管供血至腦受阻塞導致。只有不到半成的腦血管中風是腦出血,所以因高血壓「谷爆」腦血管中風的人屬少數。
一位年約65歲的男病人,數年前被診斷患了腹主動脈瘤,他的父親也是因同一種病而在六十多歲時爆血管逝世的。可幸地這位男病人在做手術後便康復了,雖然仍要長期服藥及作定期檢查,但至少不用擔心身上的計時炸彈。
當血管的彈性減低,或者本身血管某些地方較薄弱,血壓波動的衝擊便容易造成血管破裂,導致出血性中風。而削弱血管分兩類:1,較為常見的動脈瘤:當動脈壁如氣球般脹大;2,動靜脈畸形:當血管異常擴大。
但總括而言,出血性中風的最常見原因是未能受控的高血壓。家族史也會增加患動脈瘤的風險,其他危險因素包括年紀、男士、高膽固醇和吸煙。
動脈瘤多在40歲後發現,而且可發生在任何地方,但最常見的是:
主動脈瘤:發生在心臟的大動脈;
腦動脈瘤:發生在大腦;
膕動脈瘤:發生在膝後面的腿;
腸系膜動脈瘤:發生在小腸;
脾動脈瘤:發生在脾動脈。
動脈瘤可能以很慢的速度漸漸脹大,很多時是沒有症狀。
如果動脈瘤膨脹迅速或破裂,突然發生的症狀可能包括:疼痛、皮膚濕冷、頭暈、惡心和嘔吐、心跳加速、休克及低血壓。
最普遍用於診斷動脈瘤的方法包括血管造影,電腦掃描或心臟超聲波。臨床上受情緒刺激而突如其來的血壓急升,或是血壓大上大落的個案,理論上可增加血管壁的負荷。如當事人因年老,血管彈性減低,或者本身血管某些地方較薄弱,導致出血性中風的風險相對也高了,但仍屬少數。
文:紀寬樂醫生(心臟科專科醫生)
Pingback: 血存量仍然偏低 紅十字會籲市民踴躍捐血 - So Fit So Good
Pingback: 【高血壓】治療頑治高血壓的新技術 RDN腎臟交感神經消融術 | 活好的
Pingback: 認識心臟病先兆 把握救人黃金5分鐘 | 活好的
Pingback: 天氣轉冷易誘發心臟病 學懂「心外壓」隨時救一命 | 活好的
Pingback: 都市人壞習慣迫出三高 慎防中風 | 活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