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活在抑鬱陰霾中 兩代關係變緊張 因足球令真摯笑靨重現 盼社會多接納

人生是每個人必修的艱難課題,有些人得天獨厚,有些人花盡氣力,所得亦未如理想。然而,奮鬥的過程讓我們發現自己的潛能,旁人的幫助更會為我們打氣,在倦極之時提供喘息空間。無法選擇家庭和出生背景,但我們可以選擇如何面對人生,以永不放棄的態度面對每一道生命的難題。

不安中成長

身形瘦削的禮戴著眼鏡,散發著文青氣息。小時候的他,與家人同住於唐樓天台的鐵皮屋裡,最深刻的童年回憶盡是家人爭執的畫面。患有抑鬱症的母親常與家人爭吵,父親深愛太太卻未有求助,千方百計包容對方,然而日復日的爭執終演變成衝突。「有一次,媽激動地將爸打得頭破血流,後來他被救護員抬了出來,鄰居慌忙掩住我的雙眼,著我不要看。」那年,禮只是小學二年級生。

家中關係長期緊張,令禮漸漸變得麻木,直至升上初中,他才意識到自己的家庭與別不同:「當聽到同學說要和家人慶祝生日,或要和家人有活動而爽約,我才會想,為何自己家中沒有這些機會?如果大多數人是健全的話,我的家庭就不太健全。」

情緒爆發 搬離家中獨居

升上大專後,禮發現自己腦海裡常常充斥負面想法,回家容易情緒爆發:「我媽有時會不斷埋怨家人,一說便是數小時。有一次,我受不了,想叫她收聲,一怒之下抓起一本厚字典向她的頭擲去,她頓時鮮血直流。我嚇呆了,不懂處理。」

意外傷害家人後,禮自覺家中容不下自己,遂搬到劏房居住。礙於當時經濟能力有限,禮三餐難有溫飽。有一次,禮偷了鄰居一包米來果腹,結果被對方撞破:「他(鄰居)知道的我環境不好,並沒有怪我,只說『想食便開聲吧!』後來他和家人吃晚飯時,總會叫我一起用餐。我無以為報,唯有教他的小朋友彈結他,以此報答他。」

參與足球比賽 重拾志趣

連串事件令禮明白自己的精神狀況不甚理想,終踏出第一步向精神科醫生求診,並確診患上抑鬱症,2016年入住新生精神康復會的過渡期宿舍。入宿初期,他花了很大力氣才可適應新生活,全靠職員的支持助他渡過難關,讓他慢慢找到落腳點:「以前回家只是對著四面牆,現在在宿舍內,職員們常與我聊天,會給予我鼓勵,讓我可訴說工作上的不如意,社交生活改善了,笑容也多了很多。」

自小喜愛踢波的禮參加了《青年學堂》的活動,與其他康復者組隊,由每年十月至翌年三月作賽。球隊共二十多人,每月約有兩次比賽或訓練。忙碌的足球運動,讓禮重拾志趣,去年十月更榮升隊長呢!「有人認同我的球技,我感覺到自己有存在價值。眼見隊員身體機能不好,但仍拚命踢球,看見他們有進步,我也很有滿足感。」

盼社會接納

現時,禮於零售店從事市場推廣工作,找到自我價值之餘,亦學會享受當下的快樂。鍾情寫作的他更與友人計劃出版傳統紙張媒體,以宣揚廣東歌文化。禮期望大眾對於精神康復者能夠放下歧視,接受他們成為社會上的一份子:「希望社會有更多人討論精神病,將對這個病的各種想法慢慢談開來。」

知多點 – 新生精神康復會過渡期宿舍

新生精神康復會(新生會)現時在全港各區設有11間過渡期宿舍,其中4間設於特定建造大樓內,7間設於公共屋邨。每間宿舍可提供40或42個住宿名額,讓他們在專業團隊、家人、朋輩及公眾的尊重和支持下全面發展,提昇個人的生活質素,達致身、心、靈康泰的生活模式。

服務對象

過渡期宿舍主要為需要中度照顧的康復者,提供以「復元為本」的開放式過渡期社區住宿服務。申請人士需要符合以下準則:

  • 十五歲或以上
  • 男/女性
  • 身體及精神健康狀況穩定
  • 半年內沒有暴力、酗酒、濫藥、嗜賭或其他嚴重行為問題
  • 智力不低於輕度智障水平
  • 被評估為中度照顧類別的精神病康復者

申請及退出服務

申請人可聯絡主診醫生或社會工作員為其作出轉介,並經由社會福利署康復服務中央轉介系統辦理申請手續,合適的申請人會獲安排入住。住宿期間,個案工作員會定期與服務使用者及其家人商議進度,並因應情況及需要一同商議離舍計劃。

《青年學堂》

《青年學堂》是新生會專為青年康復者需要而發展的服務計劃,並輔以切合青年康復者興趣和個人成長的介入手法及活動,鼓勵青年人在復元的過程中強化自我,確立正面的價值觀、生活態度、人際關係等,達致整全健康的生活。

《青年學堂》會按照青年人的成長需要和特質,將服務內容分為四個系列,包括《互動課程》、《野外歷奇》、《運動訓練》及《體驗活動》。每個系列均包括不同形式的成長體驗式小組及活動,如個人成長小組、野外歷奇活動、運動發展訓練、身心健康小組及社區體驗活動等,並鼓勵年青人參與活動計劃及為服務內容提供意見,增設自務及共建活動如運動管理委員會、共建營會等。其中,定期的運動訓練正是為了培養青年人的團隊合作精神,以及追求目標的意志力,並藉此建立朋輩支援網絡及健康的生活習慣。

了解更多新生精神康復會過渡期宿舍資訊:https://goo.gl/c3iiLz

資料提供:新生精神康復會

相關內容:
走出情緒低谷 重建良好的親子關係
因小意外觸發抑鬱情緒 學懂「解難」助解心結

發佈回覆

你的電郵地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