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氣|處暑慎防秋燥傷人 鴨肉滋陰潤燥補虛勞
今日為二十四節氣之中的「處暑」,天氣開始逐漸秋涼,小心「秋燥」傷人,飲食以滋陰潤燥為宜。鴨肉滋陰潤燥,更是生津健脾、潤肺益氣、大補虛勞之物,適合食用。
Read more今日為二十四節氣之中的「處暑」,天氣開始逐漸秋涼,小心「秋燥」傷人,飲食以滋陰潤燥為宜。鴨肉滋陰潤燥,更是生津健脾、潤肺益氣、大補虛勞之物,適合食用。
Read more5月21日迎來二十四節氣的小滿,屬夏天第二個節氣,天氣悶熱且潮濕,人體出汗較多,易出皮膚問題,如濕疹等。濕熱及肥胖人士較易在這種天氣下不適。
Read more清明不單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亦是華人社會一個重要傳統節日。祭拜先有時難免情緒波動,要注意不要過於悲傷,多自我提醒調節情緒。
Read more春分之日,太陽到達黃經0°,陽光直照赤道,晝夜幾乎等長。白天黑夜平分,養生時應順應節氣講求平衡,飲食可注意寒熱平衡。
Read more驚蟄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代表雷暴開始多,蟲
Read more二十四節氣之中的「雨水」,顧名思義就是此時雨水會較多。在北方,氣溫回升,冰雪融化成水,降雨亦增多,但在香港則不多。趁着這個時節濕潤又不燥熱,正是養生的好時機,可著重調養脾胃。
Read more立春,是二十四節氣之一。立春的「立」表示開始,意味春季到來,冬天即將過去。春天是自然陽氣萌生升發的季節,人體內的陽氣也有向上向外升發的特性,毛孔逐漸舒展,代謝旺盛,生長迅速。春屬木,與肝相應,應該特別注意保養肝臟。飲食調養方面要考慮多吃辛甘發散性質的食物,少食具有酸收作用的,也不宜過於溫補或大補,否則會熱氣。
Read more大寒是二十四節氣中最後一個,代表冬季即將結束,這時應抓緊時機按體質進補,迎接春季來臨。
Read more小寒是二十四節氣中倒數第二個節氣,正值要進入全年最寒冷的日子,卻還未到最冷時,故稱為小寒。冬季是萬物封藏的季節,此時調補更有利吸收和儲存更多營養,改善人體虛損。
Read more近日氣溫急降,寒風颯颯吹至,皮膚即時變得
Read more冬至是北半球白晝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早在2500多年前的春秋時代已被測定出來,是24節氣中最早制訂的一個,在養生方面可算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節氣。冬至陽氣初起,某些重病患者,不能適應變化,容易加重病情,甚至死亡。不過,此時節是陽起來復,病情亦可能逐漸好轉。體內陽氣蓬勃,最易吸收營養,若趁此時好好調養,對來年的健康狀況會有所裨益。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