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專欄】經歷至親離世與患病 尋找走出悲傷的動力

人生漫長路上,找到另一半分擔快樂固然幸福,但若然失去另一半,接下來的人生又應該如何面對?人生的際遇無法預測,要在逆境中自強不息,當中的困苦難為外人道,適時向外尋找幫助,為自己走出悲傷尋找動力,也是為人生下半場打開一扇窗。

Read more

【專欄】極端完美主義影響精神健康 「人生勝利組」反成枷鎖

在香港,「成功」的定義往往是跟個人的學歷、專業或收入相關,這麼說來,QQ(化名)可以算是時下所謂的「人生勝利組」。自香港的名牌中學畢業,公開試成績不俗,在80年代完成香港理工學院(現為香港理工大學)的文憑一年級課程後,便到英國深造當時嶄新的科目 ─ 電腦化會計課程。畢業後,在英國的會計師樓當註冊會計師實習生;回港後加入了知名的企業工作,更完成了工商管理碩士課程。(撰文:新生精神康復會)

Read more

【專欄】中年婦離婚致情緒陷低谷 建充實生活走出抑鬱陰霾

「正在墮下深淵,不知如何走出來」是Helen和經歷情緒低落的人可能會有的一種感覺。新生精神康復會心理健康主任按著Helen的步伐,支援她逐步學習重新建立恆常而平衡的生活習慣,最後走出情緒低谷。

Read more

【專欄】職場受創一蹶不振 解開心結重建積極人生

工作順心讓人找到自我價值,但職場受創亦可以令人一蹶不振。香港工作環境瞬息萬變,節奏急、壓力大,有人咬緊牙關,有人「裸辭」,也有人選擇轉換跑道,每個決定都需要勇氣。每個決定所帶來的改變與影響,可能遠多於想像;要渡過當中的起伏,實在需要身邊人及專業人士的扶持。

Read more

【專欄】三口家兩人患病 照顧者被重擔壓垮 家屬支援撐起一家復元之路

照顧長期患病的家人,就如行走在午夜裡,容易被孤獨和惆悵包圍,這曾是Amy的寫照。獨力照顧家中兩位患者,重擔幾乎把Amy壓垮。透過新生精神康復會 (新生會) 的家屬支援服務,Amy結識了其他同路人,彷如燭光一樣為她引路,重拾動力過後,她與至親繼續踏上復元之路。

Read more

【專欄】眼光光到天光已是等閒事? 練習靜觀放鬆心神與失眠共存

都市生活節奏急速,最痛苦莫過於辛勞工作過後夜不能寐。新生精神康復會旗下的newlife.330計劃與香港中文大學合作今進行研究,針對都市人常見的失眠情況,推出首個「21天靜觀導航(失眠篇)」,並透過WhatsApp進行隨機對照試驗研究靜觀與失眠的關係。

Read more

活在抑鬱陰霾中 兩代關係變緊張 因足球令真摯笑靨重現 盼社會多接納

人生是每個人必修的艱難課題,有些人得天獨厚,有些人花盡氣力,所得亦未如理想。然而,奮鬥的過程讓我們發現自己的潛能,旁人的幫助更會為我們打氣,在倦極之時提供喘息空間。無法選擇家庭和出生背景,但我們可以選擇如何面對人生,以永不放棄的態度面對每一道生命的難題。

Read more

因小意外觸發抑鬱情緒 學懂「解難」助解心結

很多時候當我們談及抑鬱病時,我們的第一印象都會聯想到這個人是不是經歷了什麼重大改變又或是打擊導致出現鬱結的情緒。但其實只是一個小意外,都已經可以觸發抑鬱的情緒。輕微的抑鬱情緒困擾,不一定要靠藥物治療,你有沒有想過我們常說的 「解難方法」(Problem Solving ) 對改善低落的情緒會有幫助?

Read more

一人一經歷組成疫下故事 互動劇場助釋放負面情緒

這兩年多的疫情期間,不少人均需應付突如其來的事情,過程或許不簡單,承受住不少壓力,負面情緒持續在腦內盤旋,但回望過去那些不簡單的事件,已在不知不覺間解決了,只是大家低估了自己的能力而已。有劇團便以「一人一故事」互動劇場形式,透過觀眾的即場分享自己面對疫情的故事,演員再即時以戲劇呈現,讓觀眾一同反思疫情中的生活。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