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冬去春來寧捨攰?攝維他命D吸陽光解春困

「春困」不是病,主要因為冬天及春天天氣變化較大,一時之間人體未能完全適應所致。冬天時,人的陽氣處於收藏的狀態,春天到來時,陽氣就慢慢萌生。但春天天氣較濕重,容易遏抑陽氣,因此令人較易疲倦。很多時也會令人感到心情不佳、焦慮、憂鬱等。

另一方面,在冬天時,人為了防止散失熱能,皮膚的微血管處於比較收縮狀態,到春天天氣變暖,皮膚血管漸漸擴張,供應皮膚的血液大增,令供應給腦的血液減少,所以人也容易感到疲倦,而受影響的程度因人而異。

如何應付「春困」令自己精神奕奕?

從中醫角度,春天日照時間比冬天長,應按春天日照時間作息,早睡早起;適量地做運動,外出郊遊遠足曬太陽,使體內的陽氣可以萌生起來;同時要讓自己心身放鬆,不受約束,保持心情舒暢,使陽氣得以暢順運行。

台灣心理師余佳容提議,要緩解春天帶來的憂鬱,要多曬太陽,增加體內血清素,改善心情減少焦慮感。每天至少讓自己在陽光下20至30分鐘,如早上散步、在露台曬太陽或戶外瑜珈。早上10點前的陽光最溫和,適合曬太陽補充能量。

​余佳容又表示,適當補充維他命D、Omega-3、色胺酸等營養素,有助穩定情緒。如三文魚、鯖魚等深海魚,亞麻籽及合桃,另外還有蛋黃、牛奶、菇類,及香蕉、黑朱古力、堅果等 。

她又指,運動能促進大腦釋放多巴胺,帶來愉快感,降低壓力與焦慮,每週進行3至5次,每次30分鐘。另外,又可以用香氛或精油讓自己更放鬆。春天日照時間變長,可能影響生理時鐘,導致失眠,所以更要保持充足睡眠,每天應睡7至9小時。

(資料來源:台灣心理師余佳容Facebook)

其他內容:
春天打喊露 因為體內濕氣走唔到?
【潮濕】回南天洗衫無處晾 室內晾衫小心惹菌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