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關阻疫情 澳門早派口罩定民心

2020年二月初,有醫護人員希望透過罷工,促請當局阻止港人或國內旅客從中國境地進入香港,以阻礙疫情在港蔓延。隔鄰的澳門,實施相關的措施後,有效減少新症的出現。而香港由於相對寬鬆及擠牙膏式的入境政策,不斷有新個案的出現。
兩地的醫生人數,以每一千人口計算,2018年澳門有 2.6 位醫生,而香港只有 1.96 位。相對醫生充裕的澳門,其行政長官亦快速果斷地決定封關。雖然,香港已經有微生物學的權威,促請當局暫時封鎖關囗,減少在社區傳染並大爆發的機會。但香港特首基於封關會有深遠影響,不聽從專家的建議。由於未能阻斷病毒的流入,市民對口罩的需求將會延長,未來製造到的口罩,能否充足供應到國內和香港,這是市民所憂心的。反觀澳門,在穩定民心方面,澳門政府能夠協調社區藥房,透過電腦系統,使市民不能多購口罩,但又能妥善供應。政府網站會不時更新,提供五十多間藥房其口罩的存貨量。在疫情期間,透明的資訊,正正能夠穩定民心。
經歷過2003年的「沙士」,有不少的建議發表過,當中亦有風險管理的建議提出,但今次的疫情,政府似乎未能有效帶領市民共同抗疫,在危機處理上仍有很大改善的空間。
《資治通鑑》司馬光評說:「善為國者不欺其民,善為家者不欺其親;不善者反之,欺其鄰國,欺其百姓。甚者欺其兄弟,欺其父子;上不信下,下不信上,上下離心,以至於敗。」經歷今次疫情的考驗,政府應多與社區藥房合作,為未來的公共衛生事宜,提供更好的服務。
撰文:蘇曜華藥劑師(香港藥學服務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