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長開冷氣=室內空氣乾淨? 專家拆解冷氣過濾好與壞

本港空氣質素並不太好,患有敏感症常要「睇住天氣做人」,空氣差的日子更加要小心;部分有年幼孩子的家長,更會長期在家閂窗開冷氣,避開室外的污氣。不過,有空氣質素專家提醒,縱使冷氣有過濾功能,但長期閂窗開冷氣也非最佳方法,最重要是保持室內空氣流通,而冷氣的隔塵網或額外過濾網,必須定期清洗或更換,減低污氣在室內積聚。

本港家居空氣受多個環境影響,包括室外環境。若窗戶對著馬路,固然空氣會稍差;其次是住所窗戶的方向,以及周邊其他住戶的窗戶方向與間隔等,均會影響室內空氣質素。

空氣中懸浮粒子的來源

提到空氣質素,一般人會擔心空氣中的懸浮粒子。常聽的PM10、PM2.5是指懸浮粒子的大小,2.5則指2.5微米以下的大小,它能夠進入及逗留在人體支氣管下方。若它帶著生物性、病毒或化學性,輕則可引致敏感,重則致病有感染,化學性則有可能致癌。室內出現2.5微粒的懸浮粒子,主要來自煮食煎炸食物時,油煎得很熱而揮發出來、二手煙、打噴嚏等。

室內空氣環境應如何處理?

空氣質素專家、理工大學機械工程學系客座副教授羅國湧博士表示,若要處理這些微細懸浮粒子,可考慮在室內使用空氣淨化幾或冷氣,因冷氣本身都有些微過濾功能,但效能不高;一般來說,冷氣會使用塑膠織網來充當過濾器,這種過濾器只過濾到PM10,即是一般肉眼可見的塵埃、寵物毛髮等。

部分市民會額外為冷氣機加上一些高效能的額外過濾網,來處理空氣問題,但羅博士強調,這個方法有好有壞,好處是把冷氣機某程度上,變成空氣淨化機把微粒過濾;壞處則是冷氣機本身的設計並非用於此工作上,若額外加過濾網在冷氣機上面,令冷氣機構成負荷,其吸入空氣流速會相對減慢,若流速太慢,冷氣機的製冷管道會結冰,結冰後溶雪便會漏水。所以在市場上選擇時這些額外過濾網時,應該要知道究竟自己買了甚麼、是否適合使用等。

冷氣重開有臭味的解決方法

很多人曾試過冷氣機沒開幾天,再開時有一陣臭味或霉味。羅博士認為,要解決這些氣味,加額外過濾網並非必要,反而建議在每次關冷氣前,先關掉冷管,只出風運行片刻,讓表面水分蒸發,才關掉冷氣機,便可以減少機會產生臭味;原理是不讓冷氣機內部有機會養菌,若有水和菌的種子,自然會養到菌,待下次再開機時便會隨冷氣噴出來。至於安裝額外過濾網能否解決此問題,羅博士續指,某程度上可以,但該塊濾網同時也可以養到菌,因此額外濾網也必須定期更換。

長開冷氣或有反效果

羅博士強調,在家中長期關窗開冷氣,並不會令室內空氣質素變好。就算冷氣有的塑膠過濾網或額外過濾網,可以減少微粒,但不等於更健康,因室內尚有其他各類型的濾網阻隔到的污染物,例如放射性氣體氡氣。他稱,本港樓宇以混凝土建造,這些混凝土會揮發出氡氣,無時無刻從牆身、地板、天花板滲出來,若家中關閉所有窗戶,經常開冷氣,即是用冷氣「煲」自己,等於讓氡氣囤積很高濃度來「煲」,變相讓屋內的人長期處於高濃度的毒氣室,有可能會致病。

長期關窗開冷氣,可能會有反效果。
長期關窗開冷氣,可能會有反效果。

正確方法保持家居室內空氣

炎炎夏日,吹著陣陣冷氣確實很舒服,但羅博士建議,當天氣好時,應多開窗讓室內空氣流通,並盡量將天井方向的窗關掉,再開洗手間或廚房的抽氣扇,令屋內空氣造成一個機械性的對流,讓空氣由客廳、房間的大窗或門縫進入屋內。相對乾淨的空氣先經過屋內的人,才往天井方向,由抽氣扇排走。

消費者如何揀選合適的過濾網

目前坊間出現不少聲稱有竹煤、殺菌、靜電等功用的額外過濾網產品,若消費者認為有必要選用這些產品時,羅博士強烈建議,要留意產品說明書,比較產品的阻力或效能數據,甚至先試用觀察一下冷氣情況。若發現使用產品後,冷氣需要調低溫度或調高風速,即該產品可能影響製冷,則建議直接棄用,「冷氣機原本係製冷,令我舒適,但因為加咗一塊物料,隔菌或隔塵而失去原本製冷功能,其實係輸咗!」他又建議,加裝額外過濾網後,要注意更換次數,若家中煮食油煙多,通常每一至兩個月更換一次,當然要視乎過濾網積塵情況。安全舒適是每次清洗塑膠隔塵網時,同時更換額外過濾網。

消費者應留意產品說明書,比較產品的阻力或效能數據,甚至試用產品,觀察冷氣情況,若發現溫度有變,則可能產品並不適合。

相關內容:
新冠疫情期間常關窗 家中空氣不流通再狂噴消毒劑 哮喘易發作
空氣污染高 中風心臟病風險增逾四成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