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一起走過|專家認證放大快樂的秘訣
試試坐下來合上雙眼,回想過去一周為你帶來快樂的事情。有多少項快樂事情是你獨自一人去做,又有多少項是與其他人一起的?
正向心理學學者Christopher Peterson曾說過,如果要概括正向心理學的發現,那就是︰其他人是很重要的。加洲大學的學者Roger Walsh曾指出,我們至少一半的快樂時光,都來自於與他人交往。生活在豐富、正面的人際關係能降低健康風險,包括傷風、中風、精神健康問題等。同時亦能提升生活質素、抗逆力及認知能力等。
人從原始時代已需與人連繫
為何人際關係如此重要?從演化心理學的角度來看,人從原始人的時代起就需要與他人連繫、互相服侍,方能在危機處處的原始社會中提高存活率。因此人是社交的物種,不能離群獨處。而在人類悠長的歷史中,很多受人稱頌的美善品德,都與人際相處有關,例如︰愛、友善、仁慈、憐恤、同理心、合作精神及自我犧牲等等。
就算在現代社會,正面的人際關係對我們仍尤關重要。在正面的人際關係中,愉快的經驗好像會放大似的。無怪乎每逢重要的足球賽事,直播賽事的餐廳、酒吧都會客似雲來。
此外,人生的意義感很多時都建基於長久的人際關係,所以大部分父母的幸福感都來自養育至親的孩子。而這份意義感、幸福感能推動他們克服生活的種種困難。而面對人生低谷時,社交支持對我們極為重要。在傷心失落之時,我們很多時都會向信任的家人、朋友傾訴。他們帶著關懷的聆聽、對我們的肯定、以及安慰的說話,都成為情感上的支援,分擔我們的困憂。
親密關係需用心培養
親密關係能滋養我們的身心靈健康,但這些關係 – 不論是家人、伴侶或朋友 – 均需要我們用心去培養。我們需要的是優質相處的時間,保持專注與重要的人共處。在日常交談之時,讓彼此都感到自在,營造彼此接納、坦誠溝通的氣氛。在忙碌的生活中,也不要忘記刻意安排活動一起去經歷,增加更多共同的美好回憶。
助人為快樂之本 提升施予者身心健康
除了與親密的人建立正面的人際關係外,我們亦可以向生活中所遇到的人作出仁慈、友善的舉動。心理學家Lyubomirsky 指出,施予仁慈、友善的人會更正面地看待身邊的人,同時體現到自己與其他人是相互依存的,是整體的一部份。有研究顯示,作出仁慈、友善的舉動能提升施予者的身心健康。看來,「助人為快樂之本」、「施比受更有福」等智慧之言,確有其根據。
在未來的24小時,你可以如何與重要的人共度一段優質相處時間?同時,你願意多細心留意身邊經過的陌生人,隨時準備作出一個仁慈、友善的舉動嗎?
相關文章:
尋找「快樂」的秘訣
感受此時此刻 「快樂」是一種選擇
Pingback: 【專欄】「您好媽?醉近的牲活如河?」 你首先看到的,是當中的錯別字?還是其餘正確的字? | 活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