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第6大癌症殺手 5招教你預防胰臟癌
胰臟癌又再奪走一命!無綫前金牌監製錢國偉周二因胰臟癌病逝,享年58歲,由發現患病至離世只有短短兩年。胰臟癌有「癌王」之稱,是本港第六大癌症殺手,每年導致近500人死亡。胰臟位於後腹部,被胃等器官擋着,一般檢查甚至超聲波都很難發現胰臟出現問題。由於難發現加上死亡率高,故可說是最可怕的一種癌症。
胰臟跟肝、腎同樣被稱為「沉默器官」,因胰腺深藏人體軀幹內部,早期病徵難以察覺,被發現時大多進入晚期,高達85%胰臟癌確診時,癌細胞已經轉移或無法開刀,加上患者多數年紀較大,身體機能較差,連帶治療過程受到影響,患者由確診到死亡通常不到1年,存活率極低。部分胰臟癌病人會出現腸胃不適,體重急降,病情加重後會出現黃疸,因膽紅素增加引起全身發癢等。
一旦發現為時已晚
胰臟深藏在胃部後面,很多組織互相重疊,包括肝的左葉、副葉,亦有大量動靜脈及微血管,連接脾臟及附近大量淋巴腺,亦接近大腸小腸,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縱橫交錯,故一旦發現胰臟癌,往往為時已晚。胰腺本身是消化組織,有很多管道,像豆腐般軟淋淋,一旦出現癌細胞,很容易侵犯到旁邊的分泌胰腺體。癌細胞一旦突破胰腺,其消化酶很快將附近的東西吃掉,並迅速擴散至血管,直攻肝臟。
胰臟癌腫瘤常見於胰頭或胰尾,位於胰頭的話,腫瘤會壓迫或擴散至膽管,導致黃疸,包括皮膚黃、眼白黃、小便茶色;後期更會入侵十二指腸,導致進食困難、嘔血、痾血、黑大便。位於胰尾的胰臟癌,初期通常沒影響其他器官,可能沒任何症狀,只間中出現類似胃痛,至後期腫瘤影響胃部,導致胃口差、易滯,甚至胃潰瘍,亦會嘔血及出現黑大便。
美國研究顯示,胰臟癌較常見於60歲以上人士,男性風險高於女性,大部分患者都是煙民、患糖尿病、超重、患慢性胰臟炎、有相關家族病史、以及曾酒精中毒令胰臟受損,上述高危人士必須進行定期檢查。
壓力大男士患病率較高
胰臟癌曾奪去多位名人性命,包括蘋果電腦創始人喬布斯(Steve Jobs)、全球知名男高音巴伐洛堤(Pavarotti)、「老佛爺」Karl Lagerfeld等,令胰臟癌近年廣為大眾關注,並聞之色變,究竟甚麼原因令這些知名人士不約而同患上胰臟癌?日本國立癌症研究中心發現,原來壓力大的男士,患胰臟癌的比率較壓力小的男士高出20%。美國期刊《胰臟》亦提出,胰臟癌患者一般在確診前,都出現抑鬱、焦慮症狀(有50至78%診斷胰臟癌的人,本身也是抑鬱症患者)抑鬱症可能是胰臟腫瘤生長的症狀,憂鬱症同時亦會削弱人體的免疫系統,令人患上胰臟癌。
要預防胰臟癌,必須盡可能舒緩壓力、保持健康生活,同時亦要加強體質,令身體更快進行新陳代謝,便不容易累積壓力。此外,長期接觸化學藥品,亦會增加患胰臟癌的風險,若因工作關係無法避免,建議戴上口罩及手套保護自己。肥胖、常吃動物脂肪的人,亦會有較高機會患上胰臟癌,因此最好保持均衡飲食。
要預防胰臟癌,就必須從培養良好飲食及生活習慣開始:
1. 每天必須吸收足夠熱量、固定進食
保持「每天攝取一定熱量」,供應身體所需,一旦缺乏熱量,身體便會錯誤地分解肌肉,填補熱量所需,容易造成胰島素阻抗,損害胰臟;固定時間進食,穩定分泌消化液,保持體內分泌平衡,以免胰臟過度工作,維持穩定血糖值及平和心情,因高血糖會令身體發炎、低血糖會造成頭暈及情緒低落。
2. 多吃「抗氧化」新鮮蔬果
含維他命A、維他命C、維他命E及微量元素硒的蔬果,都具有良好抗氧化效果。建議每天要換吃不同種類的蔬果,最好是五顏六色。而五穀雜糧、豆類、蘑菇、海鮮都含有大量硒,多吃可減少身體負擔。
3. 戒煙、避免吸入二手煙
人體吸入尼古丁後,會經由血液循環至全身,同時令血紅素攜氧力下降,干擾氧氣運送至肌肉細胞,屬全身性「缺氧」,尼古丁亦會妨礙胰臟等消化器官分泌消化酵素,造成消化不良並引起發炎,容易造成胰臟癌、十二指腸潰瘍。吸二手煙、三手煙亦會有同樣害處,故大家必須要避開這些「毒煙」。
4. 飲食緊記「三低一高」
紅肉亦會增加患胰臟癌機會,服用葉酸可降低胰臟癌發生的機會,但必須從蔬果中吸取葉酸,而不是補充劑中的葉酸。飲食上謹記「三低一高」口訣,選擇低油、低糖、低鹽、高纖的天然食物,多以蒸、煮、涼拌、滷等方式烹調食物,吃肉時先去皮、減少使用醬料、避免高鹽食物、減少攝取含糖飲料及甜食等。
5. 每天運動30分鐘
維持每周5天、每天進行30分鐘運動,有助提高新陳代謝、維持理想體重。
此外,美國科羅拉多大學癌症中心進行動物實驗發現,苦瓜汁能預防胰臟癌,透過阻止癌細胞代謝葡萄糖,令癌細胞失去能量來源,最終被殲滅。接受試驗的老鼠食用苦瓜後,患癌風險下降達六成。苦瓜素有「脂肪殺手」之稱,含維他命E、維他命C及胡蘿蔔素,是極優質的抗氧化食材,有助排毒,有研究發現,每日1杯苦瓜汁能預防胰臟癌,具防癌效果。有營養師建議將苦瓜去籽切片,用果汁機打碎,再拌以果汁或蜂蜜飲用,便能去除大部分苦味。
相關文章:
適時自我檢查 以防乳癌來襲
單邊耳塞持續兩周 年輕男求診揭發鼻咽癌
抗疫疲勞飲酒放鬆 陷染疫增磅患癌風險
Pingback: 秋冬頻食大餐過後胃難受 胃酸倒流「非典型症狀」易延治 | 活好的
Pingback: 【曾偉權病逝】留意肺癌7個病徵 及早認識頭號癌症殺手 | 活好的
Pingback: 【癌症無聲帶走「三叔」】現症狀恐已末期 注意均衡飲食避開肝癌 | 活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