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耳念珠菌感染近日急增 免疫系統弱人士須加倍注意

近日本港公立醫院耳念珠菌個案持續增加,今年至今已有140宗,較去年全年20宗急增6倍。全港急症醫院本周會為進行篩查。美國曾爆發耳念珠菌疫情,逾半患者90天內死亡。當局提醒市民,耳念珠菌對大多數人不會構成危險,並且不會引起感染,但對免疫系統較弱或受損等人士,能引致嚴重的後果,例如敗血病,傷口或耳部感染。

耳念珠菌於2009年在日本首次發現,2019年首次在香港發現。衛生防護中心資料顯示,耳念珠菌是念珠菌的一種,較為罕見,能引起嚴重感染,由於耳念珠菌大多數有抗真菌耐藥性,治療上相對困難。

醫管局日前表示,今年7月起,耳念珠菌確診個案大幅上升,主要原因是新型肺炎第三波疫情,令可用隔離病房減少,可能加劇感染狀況。耳念珠菌容易在病人之間或從受污染環境傳播 ,可導致嚴重的感染。由於感染診斷困難,以及有多重抗藥性,感染患者死亡率高達30%至72%。

這菌主要透過直接接觸帶菌者或間接接觸被污染的環境或物件而感染,早期證據顯示,暴露於受污染設施、與醫護 人員接觸、手部接觸或曾接觸受污染的表面皆有可能導致感染。一些具風險因素包括侵入性裝置、人造氣管、導尿管、由皮膚引進的腸胃內窺鏡導管(PEG)、免疫力低下、 曾使用廣效性抗生素等。

帶菌者在大多數情況下,身上帶有真菌但並沒有任何感染徵狀,在皮膚(尤其腋下及「脾罅」)、耳鼻喉 、腸道、尿道或内置性導管找到。

至於受感染患者,兒童及成人皆有可能受到感染,衛生防護中心以往個案主要出現在需要加護的重症病患者,不同感染部位會導致不同病徵,若屬入侵性(血液/腹內感染),也可導致傷口感染及耳炎。

中心提醒市民,耳念珠菌對大多數人不會構成危險,並且不會引起感染,但對免疫系統較弱或受損等人士,能引致嚴重的後果,例如敗血病,傷口或耳部感染。

耳念珠菌有治療方法嗎? 感染耳念珠菌的患者通常會接受抗真菌素治療,對於沒有任何感染症狀的帶菌者,則無需接受特定治療。

相關文章:
如果研發不到新冠肺炎疫苗……
潮濕吽菌易招惹灰甲
群體免疫在英國的失敗

One thought on “耳念珠菌感染近日急增 免疫系統弱人士須加倍注意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