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拆解香港口罩被炒高幕後真相

大家好,我係 Dick Sir。是一名在藥劑師,在社區紮根多年,經常跟跟來自不同層面的行家及來自不同背景的街坊聊天傾偈,久而久之會知道很多不為人知的小故事及行內小法則。以後我將會不時在這裡,用最直接簡單的方式,跟大家分享及討論一下一些醫藥問題及公眾的迷思。

首先,今次呢個題目,一定要和大家說說最近全城關注的口罩問題。從本來幾十元一盒,到現在幾百元一盒,還要終日缺貨!到底是真的被香港人「盲搶炎」所累?還是藥行老闆獨食人血饅頭?又或者是批發商老闆趁火打劫?等我和大家分析一下。

大家都知道全球有一半量的口罩在內地生產的,第二大生產商則是台灣。武漢肺炎疫情一發之後,幾乎上上下下除了醫護人員之外都在瘋狂買口罩,先掃光香港的存貨,再殺出中國把東南亞、歐美的、南美非洲的,想不到的地方的都被買得乾乾淨淨。

東南亞國家已馬上反應過來,紛紛宣布禁止口罩出口,台灣是第一個全禁的。日本、印度、越南、泰國、韓國、杜拜和尼泊爾等都採取不同方法禁止口罩出口。而內地就更不用說,雖無明文規定,但他們自己都不夠用,所有口罩廠都被政府徵用,廠門口出入有武警嚴密看守。哪還怎會有機會流貨來香港。

所以,香港人只好馬上從東南亞國家中想辦法,先在印尼越南那邊大量收購,而因為香港市場已大缺,買家心急,要他們儘快坐飛機來港。倉位等不及就乾脆人肉拖行李回來。運費是按Accompany luggage計的,1Kg折算為差不多三百元港幣,計落紙箱三盒左右,一盒口罩至少成本已漲了六七十元!

東南亞的當地人早已收到風聲,一盒普通口罩立馬炒上百四百五元人民幣(為何會以人民幣報價,大家就明白是哪個地方的人炒高價格了),還要一星期回三次價,時間越長,價格越貴。那大家就可以計計,一盒順利到港的口罩,已經成本二百幾元了,再批發給藥行,怎不會三百元以上。但會幾時才可以有便宜貨買到?下一次再跟大家詳談。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