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君如成日耳仔痕 醫生話係「神經問題」?
人人都應該試過耳仔痕,每次痕的時候,用耳挖或棉花棒撩一撩,真的可以解決問題?究竟為甚麼會耳仔痕呢?這些疑問,也難到了今年有份提名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的吳君如,所以今集「健康借問聲」便請來耳鼻喉科專科醫生為大家解答。
吳君如因為經常一邊耳仔痕癢,所以經常會尋求醫生檢查,醫生一般會指她有東西堵塞。不過最近她發現,如睡覺是「側埋一邊瞓」,令耳朵容易被濕氣、蒸氣悶著,所以經常耳仔痕。究竟是真是假?
耳朵感覺神經變得敏感
就此疑問,耳鼻喉科專科鄧志豪醫生解答,他直指這是「神經問題」。其實兩邊耳朵有很多感覺神經,由耳朵外面、深入至外耳道的通道,均有很多感覺神經支配著。鄧醫生表示,當我們睡覺時壓著一邊,變相會刺激到這些感覺神經,令它變得敏感,猶如我們的皮膚有時會有乾燥痕癢的感覺一樣。若習慣使用棉花棒或耳挖清潔耳朵,這些動作有機會增加耳朵皮膚的敏感程度,反而會像心癮一樣,經常想重複清耳朵。
當然濕氣也會增加耳朵痕癢的機會,如天氣轉季、潮濕的日子,若耳道環境濕潤,也會增加外耳道敏感情況,甚至會增加感染機會;若加上清耳朵的動作,有可能弄損形成傷口,令細菌或霉菌滋生,增加耳朵不適的感覺,嚴重者可引致發炎。
正確處理耳朵痕癢方法
當耳朵痕癢時,又應如何處理呢?鄧醫生表示,因為之前提及耳朵會愈抓愈痕,所以減少刺激耳朵感覺神經,讓它有機會休息,這些痕癢感覺便能慢慢舒緩。當洗澡或洗頭後,耳朵比較濕潤時,則可用棉花棒在外耳道輕輕抹掉水份,但切勿將棉花棒深入外耳道,因此舉有機會將耳垢推入或造成不必要的傷口,或引致外耳道發炎。
不過鄧醫生提醒,當發現耳朵經常不尋常的痕癢,甚至疼痛、有分泌物積聚,便應該求醫檢查,醫生會因應患處情況,處方抗生素藥膏,控制發炎情況。日常生活也應該保持耳朵乾淨,盡量減少不必要的刺激,亦毋須養成一個清耳仔的習慣,因為人體的耳朵本身有自行清理的機制,若經常用外物刺激它,反會擾亂這個自我修復機制,故避免清耳仔便能令耳朵保持健康狀態。
*短片內容僅供參考,如有懷疑,請向主診醫護人員查詢。
相關內容:
聽不清皆因耳仔塞?愈撩真的會愈清楚? | Crazy醫聊室EP02
單邊耳塞持續兩周 年輕男求診揭發鼻咽癌
【健康借問聲】好爸爸陳智燊的疑惑 小兒皮膚紅腫是敏感還是乾燥?
Pingback: 【健康借問聲】丁醫師解答 朱栢康:「點解瞓覺唔郁都成身汗?」 | 活好的
Pingback: 【影像專欄|耳鼻喉專科】耳水不平衡與耳石移位 兩者皆會頭暈 如何分辨? | 活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