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蛇】被列三大痛楚之一 中年婦「生蛇」誤當敏感險盲
「生蛇」未必人人感受過,但經歷過的人卻講得出其痛不欲生的感受,更有人將它列為三大痛楚之一,與自然分娩、生腎石「有得揮」,可想像到「生蛇」的痛楚程度不容輕視。有醫生更提醒「生蛇」可以不斷復發,更會帶來致盲、增加心臟病或中風風險的後遺症,呼籲高危一族盡早預防,避免「蛇」纏身。
「生蛇」即帶狀皰疹,主要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致的疾病,因此任何感染過水痘病毒的人士,均有機會生蛇。潛伏在體內的病毒,會在身體免疫功能減弱時出動,沿著神經細連接到皮膚表面,產生痕癢、痛楚及水泡。
根據衛生防護中心的數據顯示,逾97%本地成年人均帶有水痘病毒,一旦免疫功能下降便有機會生蛇,亦有研究指出大概每3名帶病毒的人中,便有1人會生蛇。一般50歲或以上、患有長期病患、呼吸系統疾病、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及腎病等的人士,均屬於高危一族,有較大風險生蛇。
個案:生在眼眉位置痛到彈起身
現年五十多歲的Didi,在今年初便受到生蛇的折磨。她憶述當時左眼眉出現痕癢和刺痛感覺,以為是大掃除引起皮膚過敏,但患處開始冒出一粒粒皰疹,而痛楚亦持續加劇「頭痛、痛到彈起身」,按耐不住往求診,醫生告知是「生蛇」,並在三叉神經位置病發,若再延遲求醫,有機會影響視力。她當時非常擔心,又十分害怕會失明,幸好及時治療,病情得以控制,不過至今左眼眉位置仍有長過皰疹的痕跡。

Didi估計是因自己早前做過手術後,未完全復元,抵抗力較差,故「生蛇」便有機可乘。她又說,身邊有很多朋友,即使部分比她年輕的都有過此經驗,所以知道「生蛇」的後果可以很嚴重,早有計劃要接種疫苗,惟未趕不及便生蛇了。
嚴重者可致命 更不斷復發
感染及傳染病科專科醫生黃天祐表示,雖然年紀愈大,生蛇風險愈高,但年紀較輕的亦有機會生蛇。過往亦有一些免疫力較低的個案,因病毒量較高,出現散發性生蛇,即全身多處同時生蛇,嚴重者可影響內臟甚至致命。他續稱,生蛇可不斷復發,有研究顯示,生蛇後10年內,有10%機會再復發,而首次痛楚超過60日的人士,其復發機會亦會高5倍,「幾時再復發無法估計,曾有個案30年前生過,至八、九十歲時才復發。」所以首次發病時,應把握黃金72小時,及早求醫,及早使用抗病毒藥,控制病情。
增加心臟病及中風風險
萬一「生蛇」發生在眼睛,即「生蛇上眼」,有本地數據顯示,當中約12%人或有視力受損其甚至喪失視力。除此之外,生蛇亦有機會引發其他問題。心臟科專科醫生謝德新引述最新研究指,生蛇後的短期內,發生心臟病及中風等心血管疾病風險比常人高七成,尤其有生蛇上眼的人病人,其中風風險更增加兩倍以上。他解釋,任何感染都會令身體承受壓力,而炎症更會影響心臟附近血管,血小板增多,增加心肌梗塞或中風機會。因此,萬一有懷疑,應盡快求醫。

接種疫苗防患於未然
除了及早治療外,目前最有效的預防方法就是接種疫苗,很多國家已建議合適群族接種疫苗預防生蛇。目前有兩種能針對生蛇的疫苗,分別是減活疫苗及重組疫苗。香港惠澤長者基金主席、泌尿外科專科醫生麥肇敬提醒市民,由於生蛇不止引起劇痛不適,更可引致嚴重及長期併發症,而且曾經生蛇不代表終身免疫,故應及早採取預防措施,年過50及高危人士應諮詢醫生意見,選擇合適的疫苗,作出適當的保護。

相關文章:
水痘病毒潛伏伺機出動 50歲以上注射疫苗防生蛇
【眼睛敏感】無故流淚究竟怎麼了?盤點三大高危一族
Pingback: 歐美多國爆發猴痘 貌似天花惟不一樣 病徵較輕微 | 活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