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世界哮喘日 控病先要認清誘因
每年5月首個週二為世界衛生組織訂下的世界關懷哮喘日,旨在加強大眾對哮喘和相關呼吸道疾病的認識。單是2019年,全球便有2.62億人有哮喘問題,46.1萬人死亡,而本港也有不少人受哮喘困擾,尤其是兒童及長者。要減低病患對日常生的影響,便要認清誘因,從而減少發作機會,有助控制病情。
哮喘是一種影響氣管的疾病,患者如遇到刺激氣管的物與或原因,氣管壁周圍的肌肉便會收緊,因而收窄,周邊組織發炎紅腫,有時還會積聚濃痰和黏液,使氣管更為收窄。在生活環境中,一般較難防避所有誘因,但患者若確認自己的誘因,便可妥善地控制哮喘病情。
常見的哮喘誘因有:

1. 空氣污染物
空氣中含有無數微粒,有三分二患者,因汽車廢氣而致哮喘病惡化。另外,家居中的肥皂、化妝品、清潔劑、壁爐或爐具的煙霧,以及美髮噴霧劑等,都有可能引發哮喘症狀,故必須保持空氣流通。
2. 酒精
酒類飲品通常含有乙醇和不同物質,如葡萄、酵母、酒花、大麥或從小麥提煉的物質,或水楊酸鹽等天然食物化學物質以及其他防腐劑,故有機會誘發哮喘,故應避免飲用。
3. 動物
有毛的動物常常會誘發哮喘症狀。致敏原常見於動物的唾沫、皮膚碎屑(動物皮屑)、毛和尿液。若有飼養寵物,不要讓它們進入你的寢室,定期替寵物理毛和洗澡。
4. 傷風感冒及病毒感染
傷風和病毒感染很容易引起哮喘發作,幾乎無法避免。接受哮喘評估時,應與醫護人員討論種流感疫苗。
5. 塵埃蟎
家居塵埃蟎常見於家居四周、地氈、床褥被鋪、布藝家具和布公仔;其排洩物會令患者非常敏感,故建議定期更換及清洗寢具、用濕布抹塵、床上不要放置布公仔、移除所有地氈等。
6. 情緒
壓力或只是一陣大笑,也可以誘發哮喘症狀,同樣地,抑鬱、財務問題、喪親和嚴重工作壓力也可以引起哮喘。只要留意病情和定期服藥,應可幫助減少症狀。
7. 運動
部分哮喘病人在運動後會出現哮喘症狀。但運動對每個人都是有益的,哮喘病人亦如此;若控制得宜,也應逐漸鍛鍊,強健身體。運動時,務必帶備即時舒緩藥物吸入器(通常為藍色)。如運動時或運動後症狀惡化,即可能因病情受控,應諮詢醫生評估病情。
8. 藥物
某些治療各種情況的藥物都可以是哮喘誘因,如阿斯匹靈和非類固醇抗炎藥等,故若發覺部分藥物後,有過敏反應或出現哮喘症狀,應避免使用,以及諮詢醫護人員轉用其他藥物。
9. 花粉
花粉可誘發一些人的哮喘症狀,花粉呈粉末狀,由某些樹木、花草產生。香港的花粉問題較其他地方為輕,若花粉是誘因,可在花粉症開始流行前,請醫生評估治療方案,減低發作機會。
10. 煙霧
煙霧是一種空氣污染,是陽光與空氣中的氣體和微粒子(如煙薰)互為影響而形成。若煙霧彌漫的環境會引發哮喘,應盡量避免在午間出到戶外。
除了以上常見誘因外,亦有其他因素,如:荷爾蒙、霉菌與真菌、水楊酸鹽、性生活、煙薰或天氣等。
哮喘是可以治療及其症狀是可以控制的。良好的處理一般包括辨識及避免誘發哮喘的因素、監察哮喘的症狀及肺部功能、按照處方使用控制哮喘的藥物、與醫生和其他醫護人員合作監察病情進展及相應地調整治療方案。此外,以「健康法則」維持整體健康和減少哮喘發作的可能性。
相關文章:
哮喘發作條氣唔順 認清預防與救急藥物
【霉菌】與鼻敏感哮喘息息相關 4招阻截入侵家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