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逆境中鍛煉韌力
疫情反覆無常,難免令人沮喪憂慮。面對前所未有的難關,讓我們探討一下可怎樣鍛煉心理韌力,助我們駕馭逆境,重拾希望及信心去應付當前的挑戰。
美國賓州大學正向心理學中心做了很多關於韌力的研究,認為韌力是可以後天培養的,還設計了韌力課程教授21種相關技巧。他們的研究顯示,鍛煉韌力有助減低抑鬱及焦慮的症狀、無望感及行為問題,並可提升心理健康、生活質素、以及建立樂觀的處事方式等。
心理韌力包含以下元素:
自我覺察 | 覺察自己的想法、情緒及狀態是怎樣被事情所影響 |
自我調節 | 隨著覺察,恰當地調節自己的情緒,選擇有效回應逆境的方法 |
思想靈活 | 跳出陳舊框架,多角度去思考事情,因應時勢靈活變通,亦即「執生」 |
樂觀 | 學習樂觀的心態,積極行動去應付當前的問題 |
自我效能 | 運用自己長處及優勢去應付困難,並相信自己做得到 |
正面情緒 | 提升正面情緒如幽默感及感恩,可幫助減輕負面情緒對我們的影響 |
人際聯繫 | 面對逆境時單打獨鬥是很困難的,有時我們需要和其他人連繫及互相扶持 |
社會資源 | 家庭、學校、社區組織及商業機構等均可對個人提供資源及援助 |
在眾多元素當中,心理學家馬丁。塞里格曼(Martin Seligman)尤其重視培養樂觀心態,他曾研究人壽保險銷售員的心態與業績的關係,結果發現樂觀的銷售員比悲觀的銷售員的業績高了88%。塞里格曼認為樂觀及無助感都可因為經驗而學習得來的,要學習樂觀的處事方法,可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 認清問題所在,並視困難為挑戰及機會;
- 專注在可控制的部分,並接納不可控制的部分;
- 積極行動而非逃避拖延,包括尋找資訊及資源,或適當時向他人求助或請教;
- 即使世事強差人意,常懷幽默感,不忘苦中作樂。
參考以上資料,你又會怎樣評估自己的心理韌力,哪些方面是你的優勢,而哪些方面需要加強或學習新技巧呢?你又覺得香港人的心理韌力如何呢?
在過去的歲月中,香港也經歷過種種變遷及衝擊,憑藉香港人的靈活變通、幽默感及頑強生命力,我們一再跨過重重難關。願互勉之。
新生精神康復會早前推出「情緒GPS」心理防疫錦囊 – 免費網上講座系列,其中主題包括「韌力是怎樣煉成的?」。如欲重溫講座精彩內容,歡迎瀏覽: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lvit-9IsME&t=8s
(撰文:新生精神康復會臨床心理學家鄧亮瀅、心理健康主任黃睿彤)
相關文章:
改變人生的力量 正面引喻助你踢好逆境波
尋找「快樂」的秘訣
Pingback: 「您好媽?醉近的牲活如河?」 你首先看到的,是當中的錯別字?還是其餘正確的字? | 活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