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健康】五個女性一個貧血 三大補血妙招
貧血是常見的血液疾病,以女性患者居多,本港平均每5名女性當中便有一人為貧血患者。貧血患者日常或會出現疲倦、頭暈、面容蒼白等看似沒即時危險的症狀,因而輕視問題,但萬一需要接受手術,貧血者有機會大出血,手術死亡風險比非貧血者高四成;因此大眾應正視貧血問題,手術前應諮詢醫生意見,做好「血液管理」,平日飲食亦應注意多攝取鐵質,以補充血紅素。
香港婦產科學會代表、婦產科專科醫生蔡嘉敏表示,除了常見的周期性失血(月經)及飲食不均衡(素食、偏食、不恰當減肥等)之外,經血過多、月經失調、子宮纖維瘤等婦科病更容易導致女性大量失血,因此女性貧血相當普遍。
貧血增手術風險不容輕視
貧血看似沒有即時危險,但患者一旦需要接受手術,即使輕度貧血也會增加手術風險。香港臨床血液管理學會代表、麻醉科專科鄭鴻佳醫生引述一項外國大型研究指,在逾22.7萬名進行非心臟手術的病人中,三成在術前發現患有貧血,他們的手術死亡風險比非貧血患者高42%。
血液管理減兩成手術併發症
因此,貧血患者在手術前應接受「血液管理」,即檢查血紅素、心肺功能、以及營養攝取情況,有失血風險者便需要調整日常飲食、服用鐵質補充劑或作較新式的靜脈注射式輸鐵治療,並提升心肺功能,以減低手術期間的失血及輸血風險。本港部分醫院已開始實施,數據顯示,病人接受血液管理下,能減少逾20%的手術併發症,同時減少輸血率達60%。患者可諮詢醫生意見,選擇合適的補鐵方案。
日常生活中如何預防貧血?
在多種貧血中,缺鐵性貧血最為常見,而這種貧血可以透過飲食預防,大家從日常生活中,可記住以下三招:
一)進食高鐵質食物:
肉類能幫助身體吸收血紅素鐵質。要維持良好健康,成年人一般每日適量進食5至8両瘦肉、魚、蛋等。至於素食者則可以選擇豆類、全穀類、堅果同深色蔬菜等。
二)攝取維他命C:
維他命C能幫助身體吸收植物中非血紅素鐵質,因此將鐵質豐富的食物,與含有維他命C的食物一同進食,便可以幫助身體吸收鐵質。維他命C豐富的食物,包括番茄、西蘭花、橙和奇異果等。
三)減少進食阻礙鐵質吸收的食物:
有些飲品及食物會阻礙或減少鐵質吸收,例如高單寧酸的茶、咖啡及紅酒,故建議盡量在飯前兩小時或飯後一小時,飲咖啡奶茶等;其次是高鈣牛奶、芝士等食物,建議在早餐或睡前吸收鈣質,午餐及晚餐則吸收鐵質。
Pingback: 女性常見缺鐵性貧血 食果仁類補充變鐵人 | 活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