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痔瘡】患痔瘡抑或腸癌?自我檢查三大要點

痔瘡長於敏感及私密的肛門位置,很多患者都羞於啟齒,往往令病情一拖再拖,直至症狀非常嚴重,痔瘡出血甚至脫出肛門口,才肯正視問題,「迫不得已」求診。而不少大腸直腸癌的病人,剛發病時常誤以為是痔瘡發作,因而延誤求診,錯過治療的最佳時機。兩者究竟有什麼分別?

痔瘡與腸癌的症狀大不相同

了解更多直腸癌:【坂本龍一再度患癌】注意排便狀況 了解直腸癌常見徵狀

痔瘡分類

痔瘡一般可分為內痔、外痔及混合痔,具體位置以齒狀線做區分。齒狀線是位於肛門外緣以上2厘米的地方,在齒狀線以上形成的是內痔,齒狀線以下的則稱為外痔,內外痔同時發生者稱為混合痔。

內痔可分為四級

第一級:痔瘡未突出肛門口。
第二級:痔瘡有時會脫出肛門口,但會自己縮回。
第三級:痔瘡脫出肛門口後,須以手指才能將之推回肛門內。
第四級:脫出的痔瘡完全無法推回。

痔瘡結構 

痔瘡並不是後天增生出來,而是與生俱來的身體組織。醫學上有將痔瘡形容為「肛門軟墊 (anal cushions)」的學說,認為痔瘡是由黏膜下血管,結締組織及細小的平滑肌纖維等三個部分組成。肛門內部兩個主要肌肉群是內、外括約肌,即使內、外括約肌完全收縮,肛門其實也無法完全封閉,若肛門沒關好,液態糞便或氣體便可能溢出體外。痔瘡組織則扮演「軟墊」作用,在內括約肌附近協助封閉肛門。

一旦懷疑患上痔瘡,求診亦毋須感到尷尬,因專業的外科醫生都已見慣不怪,始終最重要是自己的身體,治理好痔瘡問題,病人的生活質素便能大大改善。

醫生檢查方法

痔瘡患者求診時,醫生通常會請病人保持側臥屈膝姿勢,透過視診、肛門指診,評估痔瘡嚴重程度,並檢查患者是否出現肛裂,再用肛門鏡進一步確診痔瘡位置。若病人有其他病徵,或年過50歲未曾接受大腸檢查,醫生亦可能會安排大腸鏡檢或灌腸,以排除大腸直腸病變的可能性。

【痔瘡】肛門痕癢?便便有血?宜及早求醫勿拖延
【痔瘡】肛門痕癢?便便有血?宜及早求醫勿拖延

了解胃癌:【胃癌】港第六常見癌症 初期症狀不明顯 7迹象不可不防

2 thoughts on “【痔瘡】患痔瘡抑或腸癌?自我檢查三大要點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