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痔瘡】肛門痕癢?便便有血?宜及早求醫勿拖延

痔瘡對香港人而言並不陌生,以往曾有「十個男人九個痔」這個說法,但時而世易,其實男女患上痔瘡的機會均等,尤其是曾經生育的婦女,不少都要在產後面對尷尬及難以啟齒的痔瘡問題。痔瘡不單影響患者起居生活,嚴重者更會演變成大腸或直腸毛病,甚至癌症。

痔瘡成因

醫學界一般認為痔瘡是因肛門內壓力,導致肛門附近的血液循環受礙,或令周圍組織變弱,引發血管腫脹及血管組織突出,因而形成痔瘡。造成肛門壓力上升的原因,以長期便秘最常見,其他因素包括久坐久站,或因病長期臥床、缺乏運動、蔬果攝取不足、懷孕婦女、肥胖及一些會引起腹內壓升高的疾病,如肝硬化、腹水、腹腔內腫瘤及前列腺肥大等。

痔瘡成因一覽
飲食習慣少吃蔬果、過量飲酒、常吃辛辣食物
生活習慣或職業因素少運動,影響腸胃功能、長期精神緊張或焦慮;熬夜及作息不正常;長時間站或坐,使直腸受壓
排便習慣排便時使用手機或閱讀,延長了排便時間;經常便秘及用力排便
疾病因素患心臟病、肝硬化、慢性咳嗽、發炎性腸病、盆腔腫瘤、靜脈栓塞、前列腺肥大、肛門位置受感染等,患痔瘡機會較大
其他因素年長、懷孕、過度肥胖、天生直腸薄弱、家族遺傳

紓緩及治療痔瘡方法

要治療及改善痔瘡問題,第一步先要改善排便習慣。沒有症狀或間中出血者,即內痔或輕微外痔,可透過多攝取水分、多吃蔬果增加食物纖維、適度運動,並服用醫生處方的軟便劑及痔瘡消腫藥物而得到改善。病人日常亦可用溫水開一缸水,將下身浸在溫水中,以減輕肛門疼痛,情況嚴重者,可用冰敷患處,以紓緩疼痛及消腫。

常出現內痔出血的患者,可在門診接受內痔橡皮帶結紮,利用簡易器材將橡皮帶套在痔瘡根部,令其自然壞死脫落,手術約幾十秒時間便可完成,痔核約在手術後7至10天會自動脫落。惟此治療只可用在內痔,而每次只可結紮一或二粒痔 ,以免病人承受過度痛楚。

至於更嚴重的痔瘡,或曾接受保守治療而徵狀未有改善的病人,則需透過手術切除痔瘡。環狀切除術屬傳統痔瘡切除術,患者需全身或半身麻醉,醫生會在外部及內部痔瘡組織周圍開一個狹窄切口,切除發炎血管。根據統計,痔瘡切除術能治癒95%病例,出現併發症的機會率低,實在是痔瘡患者之福。

預防痔瘡法寶

1. 多吃水果蔬菜及其他纖維食物。
2. 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咖啡、可樂、酒類等應避免飲用過量。
3. 多補充水份,多喝蔬果汁以助排便。
4. 做適量運動,每天做兩次提肛操(收縮與放鬆肛門),每次50下,能減少痔瘡的淤血,改善血液循環。
5. 避免久站、久坐。若因工作關係需久坐,應不時站起來、步行一會或改變坐姿。
6. 控制體重,減輕下肢負擔。
7. 建立每天固定排便時間,以防便秘;避免排便時過度用力或 久坐馬桶。
8. 排便後應輕輕清潔肛門,最好使用日式電子廁板,以噴溫水方式沖洗,有助預防及緩解痔瘡。

相關文章:
七型便便 睇你腸道健康
【坂本龍一再度患癌】注意排便狀況 了解直腸癌常見徵狀

One thought on “【痔瘡】肛門痕癢?便便有血?宜及早求醫勿拖延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