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節氣|驚蟄–陰血不足勿動肝火 宜吃青菜避開油膩

驚蟄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代表雷暴開始多,蟲子都驚醒而鑽出來,象徵萬物更新,生機盎然。中醫認為,此時節正好對應肝臟,倘若養生不當,可傷肝。肝主藏血、疏泄,必須儲存足夠血液,並讓血液流通至身體各處。肝亦主憂慮,由於怒會傷肝,應避免大動肝火,保持心境平和。

春天萬物生發時,隨着人體肝陽之氣漸升,陰血相對不足,應盡量避免焦躁、抑鬱等,可透過發泄和轉移消除怒氣,切忌妄動肝火。大喜大悲會令肝氣升騰,可誘發或加重眩暈、中風等,年輕人若未能控制情緒,則易長痤瘡,並出現怕熱出汗等症狀。「打小人」是驚蟄時一個流行習俗,不論是否真的能驅逐或報復小人,但若果能藉此抒發情緒,有助調養肝臟。

飲食宜清淡忌油膩

在這個時節攝入大量動物脂肪,會加重肝臟負擔,容易出現脾胃虛弱的症狀,因此飲食宜清淡,忌油膩。青色主肝,建議多吃當造的蔬菜,如菠菜、花椰菜、韭菜、芥菜等。亦宜順應陽氣升發,少吃酸,多吃如糯米、南瓜、紅棗、桂圓、核桃、栗子等甜味食物。坊間有「驚蟄吃梨」之說,梨性寒味甘,有潤肺止咳、滋陰清熱的功效。不過它亦易傷脾胃,味帶微酸,酸入肝,因此其實不宜多吃。

在春季,早上可能比較遲起床,也不時感到困乏無力、昏沉欲睡,就是俗稱的春困。多梳頭可促進頭部血液循環,令人沒那麼想打瞌睡。起床時可多伸懶腰,可解乏、醒神以及增氣力。驚蟄過後,自然界開始復甦,人也一樣,不過身體五臟六腑可能未恢復至最佳狀態,關節和肌肉亦未獲得充分舒展,即使想外出鍛煉身體,要留意不宜太激烈,需要循序漸進,像散步、慢跑、放風箏都是不錯的選擇。

相關文章:
節氣|氣溫回升正好養生 多吃米飯調養脾胃
節氣|冬去春來陽氣萌生 辛甘蔬菜疏泄肝氣
潮濕吽菌易招惹灰甲

One thought on “節氣|驚蟄–陰血不足勿動肝火 宜吃青菜避開油膩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