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潤膚乳怎樣選?】逾半寶寶潤膚乳含致敏香料 家長宜慎選免愈搽愈敏感

入秋了吹起秋風,令大人細路的皮膚都開始乾燥,當中嬰幼兒的肌膚更非常敏感,需要經常使用身體潤膚乳,滋潤幼嫩肌膚。有別於成年人,家長為嬰幼兒選擇身體潤膚乳,更加要小心,留意標籤成分,避免嬰幼兒愈用愈敏感。

消委會早前測試市面上40款嬰幼兒身體潤膚乳,發現逾半數樣本含有香料致敏物質,當中香料致敏物質總量最高的一款樣本,更檢出歐盟禁用、致敏感高的成分。因此消委會建議家長不要盡信產品聲稱,應細心留意成分列表,避免選用含常見的致敏或刺激皮膚的成分。

是次測試40款嬰幼兒身體潤膚乳,當中13款說明適合初生嬰兒使用,每支售價由12元至318元不等。檢測項目涵蓋香料致敏物質、人造麝香物質、游離甲醛,以及對羥基苯甲酸酯防腐劑等含量,並檢視樣本的包裝標籤資料。

測試結果顯示,22款樣本檢出香料致敏物質,有10款檢出3至10種香料致敏物,其中檢出香料致敏物最多的2款樣本,包括「Baby Magic」和「Aveeno Baby」,分別檢出10種和8種物質,而該2款產品的標籤並無標示所有相關物質,因此家長無法從產品標籤中,得知這些香料致敏物的存在。雖然各樣本檢出的香料致敏物總量普遍較低,但由於每天使用及用量較多,其潛在致敏風險要格外留意。

一樣本含歐盟禁用香料物質

當中8款樣本檢出的香料致敏物質總量相對較高,總量最高的1款樣本「Aveeno Baby」,更被檢出歐盟禁用於化妝品的香料物質新羚蘭醛(HICC),以及同樣被受關注的羚蘭醛(BMHCA)。HICC是高致敏的致敏物,海外有研究指它是令兒童皮膚過敏的常見致敏原之一,亦是與接觸性皮膚炎有關的成分;而BMHCA則是已確認的接觸性致敏物,被歐盟建議歸類為具有生殖毒性第1B類物質(即推定為對人類有生殖毒性的物質)。儘管現時本港法例未禁用這兩種香料物質,為保障幼兒健康,生產商應主動停止使用HICC和其他欠缺足夠安全數據支持的香料物質。

安睡成分或成高致敏物質

為了讓寶寶容易入睡,市面不少身體潤膚乳標榜「甜睡、安睡」,或帶薰衣草香味,不過薰衣草成分可能天然含有芳樟醇或檸檬烯等物質,經氧化可形成致敏性較高的物質,所以含有這類物質的產品開封後宜於使用期內盡快使用。測試結果顯示,有16款樣本檢出芳樟醇及/或檸檬烯,包括9款說明帶有薰衣草香味或含有薰衣草相關成分的樣本。消委會提醒家長,要檢視產品標示是否含有芳樟醇或檸檬烯,並留意有效期,如已過期便不適用於嬰幼兒身上。

防腐劑成分避免用於尿布位置

另外,「趣樂」、「GAIA」、「博寶兒」及「美國雅兒」4款樣本檢出游離甲醛,檢出量由0.018%至0.072%(相等於180ppm至720ppm),全部符合內地總量上限規定0.2%(相等於2,000ppm),但歐盟SCCS意見書引述研究,指經由接觸可釋出甲醛(以游離甲醛計)濃度達到130ppm至 370ppm,足以令對甲醛過敏人士引發過敏性接觸性皮膚炎。1款樣本「QV Baby」則被檢出對羥基苯甲酸酯(parabens)防腐劑,含量雖符合內地和歐盟規定,然而基於尿布範圍的皮膚或偶有損傷,建議家長避免將該產品用於嬰幼兒尿布位置。 

消委會提醒家長在選購及使用嬰幼兒專用身體潤膚乳時,應留意以下事項:

  • 別盡信產品聲稱,細心留意成分列表,避免選用含常見的致敏或刺激皮膚的成分;
  • 對香料過敏、患有濕疹、哮喘的嬰幼兒較適合選用無香料的產品;
  • 若產品含有特定對羥基苯甲酸酯類防腐劑(例如propylparaben和butylparaben),應避免用於嬰幼兒的尿布範圍;
  • 留意產品使用期限,不應在嬰幼兒身上使用過期產品

如嬰幼兒在使用潤膚乳後出現較嚴重的皮膚反應,例如紅疹、痕癢、 疼痛、紅腫、皮膚乾燥等情況,可考慮清洗受影響皮膚;如受影響皮膚範圍大,情況惡化,甚或出現皮膚感染症狀等情況,便應求醫診治。 

相關文章:
【健康借問聲】好爸爸陳智燊的疑惑 小兒皮膚紅腫是敏感還是乾燥?
【邊款最高鈣?】消委會牛奶測試 鈣含量相差一倍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