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氣|新陳代謝略減慢 溫腎補陽抗寒氣
大寒是二十四節氣中最後一個,代表冬季即將結束,這時應抓緊時機按體質進補,迎接春季來臨。
大寒時,人體的新陳代謝相應減慢,皮膚內的血管收縮,減少散熱。當血液循環受到影響,有機會引發高血壓、心臟病、中風等疾病。在日常飲食中,可多食用溫熱食物,以抗寒氣保陽氣。牛羊肉可滋補脾胃、溫腎補陽,而鯽魚、黃鱔有補肝養血溫陽益脾的功效,不妨多吃。
其次,可在餐單中加入紅色蔬果,如紅辣椒、紅棗、紅蘿蔔、紅蘋果等,增強身體抵抗力。而辛溫解表、發散風寒的食物,如紫蘇葉、生薑、大葱、花椒、桂皮等,則有助抵禦感冒病毒的侵襲。不幸因外感風寒以致輕度感冒,可試試用生薑加紅糖水。若在大寒時吃太多火鍋或者肥膩食物,再加上暖氣,很容易上火,可多吃點苦瀉瀉火,如苦瓜、芹菜、生菜等。有意清腸胃者,則可適當吃一些健脾祛濕的食物,如山楂。
甘味食物助調和脾胃
此外,大寒時的進補量宜逐漸減少,可從兩方面向春天的清淡飲食過渡。一方面,可適當選擇甘味食物來調和脾胃、補養氣血,像山藥、南瓜、地瓜、桂圓等。另一方面,平時可適當食用一些蔬菜,平衡飲食之餘,亦可減輕高蛋白食物帶來的脾胃負擔。好像以新鮮菇類來取代肉類,不僅能補充人體所需的蛋白質、胺基酸等多種營養外,還可以補充豐富的纖維。不過菇類性平偏涼,料理時應該搭配薑一起入菜。
最後,切忌黏硬、生冷食物,防止損害脾胃陽氣。瓜、梨、綠豆、西瓜、冰糖等涼性或寒性的食物最好少吃。水果經冷藏後,建議可於室溫下放置一段時間再吃。
相關文章:
天氣寒冷肌肉緊繃 冬天更易瞓捩頸?
長夜漫漫怕著涼 冬天睡覺穿得越多越好?
把握飲湯喝水時機 補水潤燥抗衰老
Pingback: 節氣|冬去春來陽氣萌生 辛甘蔬菜疏泄肝氣 | 活好的
Pingback: 大寒|大葱溫中散寒 辛辣助陽迎早春 | 活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