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健康】聽日要返工諗起都怕怕?四妙法紓緩「星期日恐懼」
有沒有試過每到星期日晚,想到翌日又要上班,就會覺得不開心,甚至焦慮及緊張?隨著假期結束,新的工作周又開始,很多打工仔都會有「星期日恐懼」(Sunday Scaries)。如何紓緩「星期日恐懼」以愉快的心情迎接新的一周?
Read more有沒有試過每到星期日晚,想到翌日又要上班,就會覺得不開心,甚至焦慮及緊張?隨著假期結束,新的工作周又開始,很多打工仔都會有「星期日恐懼」(Sunday Scaries)。如何紓緩「星期日恐懼」以愉快的心情迎接新的一周?
Read more「歡樂的時光過得特別快,又到時候講Bye Bye」,是否覺得每逢放完長假後要返工,這句說話就會湧上心頭?有沒有發覺放完長假後開工會倍感焦慮及壓力?其實要消除焦慮壓力不太困難,可從日常飲食做起。
Read more填色不是小朋友的專利,原來成年人填色可以幫忙減壓及紓緩焦慮的情緒。當我們想減壓時,很自然會想到做運動或吃些甜點等,英國專家研究顯示,成年人對著畫簿填色有助降低焦慮情況和倦怠,特別是結合靜觀 (Mindfulness) 。
Read moreSean(化名)是其中一個在新生精神康復會 (簡稱新生會) 心理健康主任的指導下利用「處理憂慮」幫助自己的成功例子。「處理憂慮」能協助廣泛性焦慮症人士對自己的憂慮作出分類,並減低假設性焦慮對日常生活的影響。
Read more香港終於復常,可以脫罩了!但很多人仍未習慣脫下口罩,以真面目示人,甚至仍處於高度防疫狀態,每天搓手十 多次。精神科專科醫生歐陽國樑表示,習慣是需要時間去改變,但有人經過一段長時間,未必能回復正常生活,2003年沙士後曾有病人持續戴口罩17年,直至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再繼續戴口罩。
Read more練習靜觀,可以幫助我們保持對當下的覺察,讓我們對身邊的事物抱有好奇心,加深對世界的認識。
Read more你知道「Hippopotomonstro
Read more如果明天你有機會跟暗戀的對象吃飯,你會否幻想對方其實不喜歡你而令自己感到很焦慮,最後不敢赴約?又或如果明天要見工,你會否幻想自己表現不好而失敗?有些人凡事總向最壞處想,看作大難臨頭一樣,令自己產生不必要的壓力,這情況屬於災難化思考(Catastrophising)。
Read more香港人精神緊張,日忙夜忙,總會試過「瞓唔着」。一夜「瞓唔着」是否就屬於失眠?為什麼別人可以呼呼入睡,但我在床上輾轉難眠,眼光光望天光,翌日帶着黑眼圈見人?工作壓力、情緒問題是否導致失眠的原因?
Read more隨著變種病毒Omicron肆虐,日後不接種新冠疫苗,可能不能上班及堂食。不少病人接種後,感到有血壓高、心跳快等症狀,但其實是對疫苗的恐懼,而引發焦慮症狀。
Read more嘲諷或取笑超重及肥胖人士的體重或飲食行為,即使出於善意,以激勵他們控制體重,這其實構成「肥胖羞辱」。多項研究指出「肥胖羞辱」並無助減重,反而增加體重上升風險。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