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不容忽視工作壓力 隨時影響身心健康
Linda是職場女強人,在商場打滾數十年,現在已是一間大公司的管理層。職位越高,沉重的工作壓力也伴隨而來。Linda是一個完美主義者,對於工作,她總想力臻完美,每天除了在公司加班,也常常把工作帶回家。縱然睡在床上,也總想著翌日的工作安排。(撰文:新生精神康復會)
Read moreLinda是職場女強人,在商場打滾數十年,現在已是一間大公司的管理層。職位越高,沉重的工作壓力也伴隨而來。Linda是一個完美主義者,對於工作,她總想力臻完美,每天除了在公司加班,也常常把工作帶回家。縱然睡在床上,也總想著翌日的工作安排。(撰文:新生精神康復會)
Read more子女總有讓父母感到生氣的時候。當你心情平靜時,或許你可以平心靜氣地跟子女溝通。但如果你本身已經很累,或心情欠佳,就很難保持這份平靜和耐性。
Read more現今社會仍有部分人對自閉症存在誤解,因此每年的「世界自閉症關注日」,均提倡社會接納自閉症人士及支持其照顧者,鼓勵他們活出精彩人生。
Read more85歲的著名雕塑家朱銘早前在家中輕生,不少港人對大師逝世感到惋惜。據台灣媒體報導,朱銘長期有高血壓等慢性病,近來情緒低落,事發當晚他向太太聲稱到露台做運動,遲遲未返,太太察覺有異前往查看,發現他輕生。
Read more台灣女演員隋棠早前被鄰居投訴清晨及深夜製造噪音,隋棠反駁指鄰居對噪音相當敏感。不論誰是誰非,但有些人確實對聲音異常敏感,如受不了別人咀嚼、嘆氣、索鼻的聲音,又或對水滴聲或時鐘的滴答聲感到煩躁不安,原來他們是患了恐音症(Misophonia)。
Read more為人師表者,職責是向芸芸學子傳授學問,好讓他們能夠打好基礎,實踐自己的人生。但當自己備受情緒困擾、自信盡失的時候,又要如何面對人生?懂得適時求助,得到專業人士提點,一步一步走出情緒低谷,終有一天能夠再次成為引領別人的光。
Read more過去2年多的疫情像過山車一樣大起大落,有人因失去工作而經濟出現困難,有人與親人分開多時無法見面,情緒難免受到影響。不少人都試過情緒低落,但情緒低落是否等如抑鬱症? 抑鬱症有甚麼症狀?平常可以做什麼令自己心情愉快?
Read more每人都有一種傾向想要控制自己的未來。但是,人生之中有很多問題難以解決(如身患重病、長期失業),而我們傾向以逃避的方式(如酗酒、吸毒)來處理這些憂慮。但是這並不會令我們的情緒改善,只會令情緒變得更差。
Read more本港近年籠罩著沉重的社會氣氛,加上疫情的重創,令不少人承受龐大的精神壓力,萬一沒有適當疏導或處理,有可能會引起自殺念頭。為呼籲公眾對自殺問題的關注,世界衛生組織將每年9月10日定為世界防止自殺日,提高公眾的認知並了解這是一個可以預防的公共衛生問題。
Read more肚瀉,相信每人都經歷過,在街上到處找洗手間,實在不便又尷尬。肚瀉的原因很多,其一便是「腸易激綜合症」,但原來便秘亦是腸易激的徵狀之一。此症與情緒息息相關,加上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引發的學業、工作、家庭、經濟等壓力亦會誘發「腸易激綜合症」。
Read more每天生活或經歷同一個日程表,時間久了,少不免孤單乏味。很想為生活注入一點趣味,卻苦無頭緒或缺乏動力。事實上,改變並不是想像中如此困難。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