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陽轉陰後仍感不適=後遺症? 正確解讀「長新冠」
不少人在檢測「轉陰」後都會看中醫調理身體。雖然他們的病毒檢測結果已顯示為陰性,但大部份人仍有與感染相關的症狀,如咳嗽、痰多、咽乾、乏力、失去味覺及嗅覺等。他們當中有些人會認為自己在檢測陰性後仍見不適,便是出現「新冠後遺症」、「長新冠」的問題。其實這是個誤解。
(撰文:註冊中醫師邱宇鋒)
身體機能待修復勿過份擔心
當一個人不慎感受外邪而發生外感病時,病邪會侵犯身體,與身體正氣交爭。病勢的發展有可能是正氣勝邪,病邪被身體驅逐而逐步康復,也有可能是正不勝邪,病邪入裡而病情惡化,產生變證。無論如何,由感邪、發病,到祛邪、康復,這都是個連續的過程,由感邪到發病需要時間,由驅邪到康復亦需要時間。檢測只是判斷病毒量多寡的指標,而不是判斷是否康復的指標。病毒檢測顯示陰性,只表示樣本中所含的病毒量低於某個水平,並不是代表患者在「轉陰」一刻便完全恢復健康。即使在「轉陰」後,身體機能還是要繼續修復,因此在病毒檢測呈陰性後仍出現不適症狀是很正常的事,絕對不是「長新冠」,把這些症狀當作「後遺症」亦言之尚早,千萬不要被誤導或過份擔心。
症狀持續六個月才視為後遺症
要衡量受新冠病毒感染後是否出現「長新冠」的後遺症,時間點很重要。如果在病毒檢測陰性至少六個月後仍持續出現與病毒感染相關的症狀,代表身體無法經自我調整復原,便可視之為後遺症。不過要判斷這些不適病徵到底是否與新冠病毒感染有直接關係,需要就每宗個案獨立分析。至於中醫在治理這些患者的時候,一如其他疾病,還是會根據患者的症狀表現、四診治療,參詳發病及治療經過,運用中醫理論進行分析辨證。
縱觀臨床上遇到的新冠後遺症案例,其實大部份都跟患者本來的身體狀況有關。當他們受到病毒感染,或受到新冠病毒感染的經歷所影響,容易出現持續長時間的身體失調。
氣虛者易體力降消化變差問題
本身屬氣虛的人,平時體力不支,容易疲倦乏力、面色蒼白、食欲不振、舌淡、脈細弱等。當他們在患上外感病後,因為感染造成的消耗或會加重氣虛的失調,所以他們在外感病癒後容易出現乏力、體力下降、氣短、消化功能變差的氣虛問題。這類患者的調治宜補氣健脾,常用藥如四君子湯、補中益氣湯等。
本身屬陰虛的人,平時容易口乾咽燥、難入睡、多夢、煩躁、身熱、舌乾。在外感後(特別是有發燒症狀時)容易出現陰虛津虧的問題,常見如咽喉乾涸、聲沙、乾咳、手足心熱、盜汗等。這類患者的調治宜益氣養陰,常用藥如沙參麥冬湯、百合固金湯等。
氣滯者或失味覺氣機不暢
本身屬氣滯的人,平時常見胸悶、呼吸不暢、情志不舒、頭重頭脹、胃氣脹、女士月經不暢、男性性功能下降等。他們在患外感後,患者可受感染本身影響,也可受感染的經歷所影響,容易出現上述氣滯症狀。部份在感染後出現味覺、嗅覺缺失,也與氣機不暢、清竅不靈有關。這類患者的調治宜行氣、活血、疏肝,常用藥如柴胡疏肝散、逍遙散等。
本身屬痰濕偏盛的人,平時常見痰多、浮腫、舌苔厚膩等。在患外感後容易出現陣咳不止、喉嚨痕癢、咯痰不爽等表現。這類患者的調治宜益氣、化痰、祛濕,常用藥如二陳湯。
鼓勵積極養生糾正失調
除身體症狀外,有些患者在新冠病毒感染後也可出現各種精神心理障礙,例如情緒低落、易惹激、不安感、健忘、難集中精神、睡眠障礙等,可能與「創傷後壓力症」有關。此類患者的中醫調治集中在改善患者的臟腑、氣血功能,如滋養肝腎、安神等,配合輔導,和鼓勵患者積極養生,務求早日糾正失調,恢復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