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因小意外觸發抑鬱情緒 學懂「解難」助解心結

很多時候當我們談及抑鬱病時,我們的第一印象都會聯想到這個人是不是經歷了什麼重大改變又或是打擊導致出現鬱結的情緒。但其實只是一個小意外,都已經可以觸發抑鬱的情緒。輕微的抑鬱情緒困擾,不一定要靠藥物治療,你有沒有想過我們常說的 「解難方法」(Problem Solving ) 對改善低落的情緒會有幫助?

Pacey性格外向好動,雖然已屆五十多歲,但仍然無減其活力,尤其對戶外活動的熱忱。不幸地,Pacey一年前因在攀山的時候不小心跌倒,令他的活動能力大受影響,更令他的性情大變。這次意外令原本外向的Pacey,變得沉默寡言,而且經常一個人躲在家中,對任何工作或活動都提不起勁。

意外後,Pacey的生活變得十分單調,除了到醫院做物理治療外,他大部份時間都待在家中看電視和睡覺。即使Pacey的太太多番提議和他一起外出逛街或與朋友相聚,Pacey都一一拒絕,甚至大發脾氣把太太趕出睡房外。久而久之,Pacey與太太之間的關係亦變得很緊張。

直至有一天,Pacey的物理治療師與Pacey及他的太太傾談康復進度時,知道Pacey因行動不便致使情緒低落及迴避外出,他便提議Pacey參加新生精神康復會的「情緒GPS」服務。Pacey初時對於要尋求精神健康機構的幫助感到十分抗拒,但在太太的鼓勵下,Pacey終於答允嘗試與該服務的心理健康主任見面。 

在初次評估時,Pacey仍然對參與「情緒GPS」有所保留,他認為這些服務根本不能幫助他。在與心理健康主任傾談的過程中,Pacey慢慢地訴說他在意外後生活上的轉變,例如減少外出、多了躲在家中睡覺、看電視等。他又認為自己沒有能力去做任何事情,所以覺得自己「好無用」和「十分失敗」,這些改變令Pacey的情緒十分低落和沮喪。他一直以為意外令自己行動不便是一個因,他是因為這個因才會情緒低落及有這些負面思想,所以他認為自己的問題是沒有辦法解決的。

心理健康主任在了解Pacey的情況後,向他詳細分析了情緒與身體狀況、行為和思想之間的關係,Pacey慢慢明白到自己低落的情緒會與身體狀況、行為和思想互相影響,他在認清了三者之間的連繫如何造成惡性循環後,對於繼續接受服務亦變得沒有那麼抗拒。漸漸地,Pacey與心理健康主任一同商討各種不同的治療方法及找出對他有幫助的方案,當中包括一種叫「解難方法」。Pacey聽了「解難方法」的原理後,覺得這個方法比較適合自己及對改善自己的低落情緒會有所幫助。

在之後的會面,心理健康主任提議Pacey訂立一個他想解決的問題作為治療的起點。Pacey提出他想「重拾跑步的習慣」,因為每次當他沿著海旁跑步後,他就會感到煩惱全消,開心滿足。可是,Pacey認為他已經放棄了這個習慣多時,加上他的活動能力及體能大不如前,他根本沒有信心能夠再次跑步。在心理健康主任的鼓勵下,Pacey嘗試訂立目標及思考不同的方案去解決。起初,Pacey內心很忐忑,因為覺得自己所訂的方案好像很難執行,於是心理健康主任建議Pacey在這個階段不要排除任何看似不可能的方案,應盡量把所有方案寫下。接著,心理健康主任與Pacey一同分析每一個方案的優點和缺點,然後再把一些比較難實踐的方案排除。結果Pacey最後得到兩個方案,分別是「在我感到比較精神的早上時段跑步」和「在開始之時,以慢步代替跑步」。分析過後,Pacey決定先採用「在開始之時,以慢步代替跑步」的方案。Pacey在心理健康主任指導下,嘗試把方案分拆成不同的小步驟,清晰地為自己計劃何時、何地、與何人一起跑步,他發現這個方法讓他較有信心去實行。 

Pacey將自己在實踐所訂立的解決方案時所做過的事情和成效紀錄在日記內。Pacey向心理健康主任分享了他在實行這個方案時所遇到的困難和情緒轉變,包括他發現自己開始實行計劃以來,不再經常感到疲累,而且運動過後他的心情亦比較愉快。最後,很高興的是經過不斷的嘗試,Pacey的信心開始回復,現在更會相約朋友一起做伸展運動。下一步,Pacey計劃在自己精神比較好的時候,與太太在週末去行太平山,一方面希望可以和太太增進的關係,另一方面亦可以重拾到戶外活動的樂趣。

其實很多人和Pacey一樣,會因為一些不能預期的原因導致情緒出現困擾,只要不逃避問題,嘗試尋求協助,總會為問題找到出口。

新生會服務介紹 – 賽馬會情緒GPS心理支援計劃

抑鬱症及焦慮症是香港最普遍的情緒問題。根據2015年的「香港精神健康調查」 (Lam, Wong, Wan, Chan, Chen, Ng et al., 2015),在香港任何一星期內,患有不同種類的情緒病人士約佔整體人口的13.3%,年齡由16歲75歲不等。這個百分比相等於95萬人,而當中26歲至35歲的人士佔最多。但是接受本地精神健康服務卻少於30% (Cheung & Law, 2011) 。

由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的捐助,新生精神康復會自2017年起與香港中文大學心理學系推行「賽馬會心導遊計劃」。新生會於2020年再獲馬會捐助,推行「賽馬會情緒GPS心理支援計劃」(情緒GPS),此計劃將進一步優化「心導遊計劃」的「階梯支援模式」服務,繼續為抑鬱或焦慮情緒困擾人士提供 「情緒GPS」服務。心理健康主任為受情緒困擾人士提供一系列的指導式自助治療,利用認知行為治療的原則,以簡單易學的方法去改善情緒。這些治療符合英國「國家健康與臨床卓越研究院指引」,並有臨床數據証實對中輕度抑鬱症及焦慮症等情緒病有顯著療效。而有需要接受高密度心理治療的人士將會被轉介至其他適合的服務。心理健康主任會為有需要的人士連繫至其他合適的服務。

服務對象:

  • 年滿十八歲或以上
  • 需經評估後有抑鬱或焦慮情緒困擾
  • 具基本中文讀寫能力
  • 現時未有接受其他心理治療或輔導服務 

網址:http://www.egps.hk

資料提供:新生精神康復會

相關內容:
生活單調乏味致情緒低落 5種簡單方法帶來新衝擊
晴天擋太陽、雨天擋風雨 如何在不同狀況下調整情緒?

發佈回覆

你的電郵地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