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戒口防敏原來無用?這才是正確的防敏12招

全球統計多達40%至50%學童對一種或多種常見過敏原出現敏感,而本港每三名兒童中,便有一人患鼻敏感。一旦嬰幼兒時期未能預防過敏症發作,便可能長期受困擾。研究指出嬰幼兒時期出現濕疹,未來誘發各種過敏症狀的風險亦會倍增,包括鼻敏感、哮喘和食物過敏。不少家長認為,戒口就能防敏,但其實戒口無助預防敏感,因此香港營養學會更呼籲加強公眾教育,推廣正確的「預防過敏十二式」,有助下一代健康成長。

香港過敏科醫學會早在2016年已推出「預防過敏十二式」,涵蓋飲食、生活習慣、環境及治療等層面。 預防過敏十二式:

  1. 懷孕和餵哺母乳期間,不應在沒有醫生指示下隨便戒口;
  2. 用母乳餵哺初生嬰至六個月大;
  3. 按照指引接種疫苗;
  4. 過敏風險高*的嬰幼兒,若不用全母乳餵哺,可以選擇水解配方奶粉;
  5. 幼兒在4至6個月期間,若發展成熟便可以開始進食半固體食物;
  6. 避免吸煙或吸入二手煙;
  7. 控制環境及空氣污染;
  8. 改善室內空氣質素;
  9. 保持理想體重及避免肥胖;
  10. 避免承受過多的心理壓力;
  11. 慎用抗生素;
  12. 及早治療過敏症。

    *指有過敏家族病史或有多項過敏相關因素的嬰幼兒,如母乳餵哺少於六個月、母親在懷孕期間吸煙或吸入二手煙、剖腹生產等。

香港營養學會會長蕭沛霖提醒,除非準媽媽懷孕前已有敏感病史,例如曾吃某類食物有敏感反應,才需要按醫護人員建議避免吃該類食物;否則懷孕和餵哺母乳期間,不應在沒有醫生指示下隨便戒口,母乳餵哺能提供最充足而均衡的營養,如餵哺時遇到問題,應向醫護人員尋求協助。

前線醫護對戒口意見不一

為探討前線醫護人員對嬰幼兒防敏措施的意見,香港營養學會早前進行網上問卷調查,訪問了102位兒科醫生及營養師,結果發現93%認同家族遺傳是過敏主因,但對其他風險因素,包括認同家居受空氣污染、二手煙、全母乳餵哺少於6個月及剖腹生產等,則意見不一致。

九成以上受訪醫護人員同意母乳餵哺可預防過敏,逾七成受訪者認同羊奶粉及豆奶粉無助防敏;67%人認同懷孕期間不應隨便戒口,50%認同餵母乳期間不應戒口。香港營養學會副會長張智良認為,結果反映大部分醫護人員的意見與預防過敏引指一致,惟應否戒口的意見不一。

他強調除了個別情況,近年研究指出一般母親在懷孕和餵哺母乳期間毋須戒口,因戒口無助預防嬰兒過敏。如未能餵哺母乳,豆奶粉或羊奶粉亦沒有幫助。他建議加強醫護人員專業培訓及公眾教育,推廣預防過敏十二式,釐清家長的誤解及加強支援母乳餵哺。 

香港營養學會及兒科醫生均認同,需進一步向醫護人員及公眾推廣防敏指引。

兒科醫生籲家長勿誤信偏方

此外,受訪醫護人員普遍認為家長主要從醫護人員獲取防敏資訊,惟2019年港大的調查卻反映,母親主要從互聯網搜尋有關資訊,故香港兒童醫院兒童及青少年科顧問醫生韓錦倫提醒家長勿誤信偏方,如網傳使用芫荽水沖涼、使用蜂蜜、生薑水、生草藥等改善濕疹,這些偏方有機會造成反效果,大大加劇過敏及引致併發症;因此他認為醫護人員可主動提出建議,公眾亦應多諮詢醫護人員,從而得到正確知識,減低過敏症對兒童的身心負擔;更支持進一步向醫護人員及公眾推廣防敏指引。

相關文章:
【健康借問聲】好爸爸陳智燊的疑惑 小兒皮膚紅腫是敏感還是乾燥?
成世都要被鼻敏感困擾?!

One thought on “戒口防敏原來無用?這才是正確的防敏12招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