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秋分|宜滋陰養肺 甘蔗生津抗秋燥

「秋分」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6個節氣,隨之而來的天氣,將變得更加清涼,帶來濃濃的秋天氣息。此後,天氣將愈來愈冷,秋燥亦更為明顯,飲食宜著重養肺潤燥和補水,具有滋補清熱效用的甘蔗,與雪梨同為最適合秋燥時節的保健食材,不妨多吃。

「秋分」是其中一個重要的天地陰陽消長變化轉折點,古時有說,由秋分日起「夜從今夜長」,此時晝夜的時間剛好各佔12小時,之後白日將愈來愈短,黑夜則愈來愈長,直至冬至。此後,「一場秋雨一場寒」,氣溫隨著秋雨而進一步下降,而且天氣逐漸乾燥。

因此,「秋分」過後,秋氣乾燥更為明顯,肺氣管、口鼻黏膜和皮膚,容易因過度乾燥引起的異常症狀或病症,所以中醫角度,秋天養生重養肺潤燥和補水。

秋燥宜多吃白色蔬果 

中醫認為,白色蔬果最為潤燥和補水,例如甘蔗、雪梨、蓮藕、白蘿蔔、淮山、銀耳和百合等,在秋燥季節可多吃防燥;其中,甘蔗具有滋補清熱的作用,以及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與雪梨同為最適合秋燥時節的保健水果。此時節亦宜輔以適量具收斂肺氣、生津之效的酸味食材,如山楂、提子和蘋果等,最適宜此時作日常食療之用。

此外,秋季屬燥邪當令的時節,忌吃辛辣、油膩的食物,亦不宜大補,以免加重身體燥熱,誘發呼吸系統疾病。

秋分|宜滋陰養肺 甘蔗生津抗秋燥

時令食材

甘蔗生津止喝,滋陰潤燥
雪耳滋陰潤肺,兼具止咳之效
蜂蜜潤肺止咳,潤腸
淮山健脾潤肺,益氣養陰
提子潤肺止咳,補益氣血

穿衣宜「不挨凍 不出汗」

俗語有說:「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過了秋分,一夜比一夜寒冷,所以要留心夜間的保暖。由於此時的日夜溫差仍大,可以有攝氏10度的差距,過熱過冷也會影響抵抗力,致容易生病,所以應抱持著「不挨凍、不出汗」的原則,適時添衣。

另外,秋天蕭條的景象易令人憂愁,即有所謂「秋風秋雨愁煞人」,中醫角度認為,過於憂思會傷及脾臟,故宜於秋高氣爽的季節,多進行戶外活動,舒展身心,增強抵抗力。

養生宜忌

宜:

  • 注意保暖,適時添衣
  • 多進行戶外活動,護養身心
  • 多喝水「保濕」防秋燥
  • 早睡早起,順應陰陽之氣,確保健康

忌:

  • 忌吃辛辣、油膩的食物,以免加重身體燥熱
  • 忌吃生冷食物
  • 忌過早添大衣,以免出汗易感冒

相關文章:
花木凋零易感傷 勤運動驅走憂鬱
港大中醫教路 簡單秋冬養顔法

發佈回覆

你的電郵地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